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6-001)

作品数:7 被引量:19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兴隆秦积舜李实韩海水刘晓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CO
  • 3篇地层
  • 3篇混相
  • 2篇氧化碳
  • 2篇原油
  • 2篇二氧化碳
  • 2篇CO2
  • 1篇等效
  • 1篇地层原油
  • 1篇正构烷烃
  • 1篇溶解度
  • 1篇提高采收率
  • 1篇烃类
  • 1篇烃组分
  • 1篇泡点压力
  • 1篇气驱
  • 1篇气油比
  • 1篇驱油
  • 1篇驱油技术
  • 1篇主控因素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陈兴隆
  • 5篇秦积舜
  • 5篇李实
  • 4篇韩海水
  • 3篇马德胜
  • 3篇刘晓蕾
  • 3篇张可
  • 1篇曾保全
  • 1篇姬泽敏
  • 1篇袁士义
  • 1篇廉黎明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二氧化碳在链状烷烃中的溶解性能及膨胀效应被引量:22
2015年
选取原油中含量普遍较高的5种链状正构烷烃与不同比例的CO2组成油-气体系。通过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恒质膨胀实验,研究CO2在5种链状正构烷烃中的溶解性能及体系膨胀效应。研究表明,链状正构烷烃-CO2体系的压力-体积关系曲线并非是严格意义的两段直线,弯曲程度受温度、压力、CO2含量、正构烷烃类别等因素影响。体系的泡点压力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大趋势,随CO2含量的增加大幅度增大。当压力较低时,CO2在不同链状正构烷烃中溶解度近似相同,而高压时溶解度随烷烃碳原子数增大而减小。CO2溶于链状正构烷烃中可造成体系不同程度的体积膨胀,膨胀系数的大小受温度、压力影响不大,随CO2含量的增加快速增大,随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大直线下降。体积膨胀作用对油井增产有重要意义。
韩海水袁士义李实刘晓蕾陈兴隆
关键词:二氧化碳溶解度
CO_2对原油烃组分膨胀效应的主控因素被引量:19
2016年
通过对中国不同油区原油进行组分组成分析,选取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组分,分别与CO2组成二元体系进行PVT实验。所选取的原油烃组分碳原子数为C6—C16,分子结构为直链烷烃、单环/双环环烷烃和单环/双环芳烃。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原油烃组分中溶解的CO2可使体系发生一定程度的体积膨胀,且其膨胀幅度主要受原油组分自身性质、CO2摩尔含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压力的影响不大。进一步提出原油组分自身性质的影响可用摩尔密度来表征,膨胀系数与对应条件下原油组分的摩尔密度为严格递增直线关系;膨胀系数随CO2摩尔含量的增加迅速增大,呈现凹型递增曲线;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CO2摩尔含量较高的体系,温度越高,体积膨胀幅度越大。
韩海水李实陈兴隆秦积舜曾保全
关键词:二氧化碳主控因素
美国CO_2驱油技术应用及启示被引量:160
2015年
分析、总结了美国CO2驱油技术的应用情况及项目特点,基于应用实例归纳了CO2驱油配套技术,并阐述了对中国发展CO2驱油技术的启示。在系统跟踪世界范围提高采收率技术调查数据和充分调研CO2驱油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CO2驱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成原因。以项目数量、规模、产量等为指标,评价了美国CO2驱油技术发展现状,同时概括其项目特点及其发展的源动力。着重归纳了美国CO2混相驱在储集层特征、原油性质、项目实施时机等方面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美国CO2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在规模和油藏适应性方面的差别。基于美国最典型、最成功的CO2混相驱实例(SACROC项目),阐明在发展CO2驱油技术的同时形成的一系列配套技术。分析了中国推广CO2混相驱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技术瓶颈,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秦积舜韩海水刘晓蕾
关键词:CO2驱油非混相驱气驱提高采收率
溶度差法计算地层油-CO_2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被引量:4
2013年
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利用经典溶度理论和PR-EOS状态方程,在油藏条件下推导出地层油的溶度参数计算公式,并结合纯气体溶度计算公式,对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地层油-CO2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理论计算。该方法仅需油藏温度、地层油组分(C1—C3+6)和C3+6分子质量3组参数。研究表明,在分析了中国17个陆相沉积特点地层油的细管测试实验结果基础上,得出地层油-CO2体系达到混相时,两者的溶度差与C3+6组分的分子质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反求出地层油-CO2体系达到混相所需的压力,为数值模拟的修正和油藏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1种可行的计算方法。
张可李实秦积舜马德胜陈兴隆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
地层油关键组分与CO_2混相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高温高压可视流体相态仪,"肉眼"直接观察到煤油、凝析油、地层油这三种典型油品与CO_2混相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地层油与CO_2混相过程中的气相分层现象中的每层气体组成做出了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还发现:经过对20个区块23组样品的最小混相压力MMP测试结果分析,提出"最小混相密度"的概念(MMD)作为确定MMP的关键参数,并给出了包含胶质沥青质影响因素在内的MMD确定公式,为MMP的确定提出了新的准则。
李实张可马德胜秦积舜陈兴隆
关键词:关键组分混相
泡点压力处地层原油黏度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在分析300余个地层油样品高压物性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利用气油比和油藏温度下地面原油黏度值,预测油藏温度下泡点压力处地层油黏度关系式。结果表明:通过与现有的黏度预测关系式对比,该预测关系式形式简单,便于现场快速计算,预测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同时为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及数值模拟器的修改完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黏度关系式。
张可李实马德胜陈兴隆
关键词:气油比
链/环状烃类-CO_2体系界面张力等效碳数换算被引量:4
2014年
以多种烃类-CO2体系界面张力室内实验数据和文献中的相关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类型烃类-CO2体系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饱和链烃-CO2体系界面张力的差异及由单环烃类、环状链状混合结构烃类、双环烃类与CO2构成的3类二元体系界面张力与饱和链烃-CO2体系界面张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形态结构是影响烃类-CO2体系界面张力的主要因素;在碳数相同条件下,界面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多环结构烃类、环状与链状混合结构烃类、单环结构烃类、饱和链烃。在对比结果的基础上,分压力段构建了不同类型环状烃类-CO2体系与饱和链烃-CO2体系在界面张力上的等效碳数换算关系。
姬泽敏秦积舜陈兴隆刘晓蕾韩海水廉黎明
关键词:CO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