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401-021)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飞虎吴菲王新群洪凡青汪渊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分化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该实验探讨一种新型的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体外增殖及分化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SH-SY5Y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吉姆萨染色法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分化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ATPR作用后RAR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TP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H-SY5Y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趋于成熟分化;NSE水平上升;细胞S期表达减少,G0/G1期表达量有所上升,细胞周期进程受到影响。维甲酸受体RARβ表达量增加。结论 ATPR对SH-SY5Y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RARβmRNA表达水平有关。
- 吴菲姜玲方明陈飞虎葛金芳
- 关键词:维甲酸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分化
- ATPR对ECA-109、PANC-1、HeLa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背景与目的: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得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寻找具有更好疗效的维甲酸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旨在观察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胰腺癌细胞株PANC-1、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符实验(ELISA)检测食管癌细胞分化指标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活性、胰腺癌细胞标志物CA199和宫颈癌细胞标志物CA125水平。结果:ATPR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使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ECA-109中SCC-Ag活性下降,PANC-1中CA199和HeLa中CA125水平下降。结论:ATPR对上述3种实体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
- 吴菲陈飞虎洪凡青王新群汪渊
- 关键词: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 乙酰胆碱合并氯化钙静脉注射致兔和大鼠房颤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条件优选,采用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合并氯化钙(Ach-CaCl_2)混合溶液制备兔房颤(AF)模型。方法静脉注射Ach (66μg/m L)-CaCl_2(10 mg/mL)混合溶液诱发兔AF,单因素实验筛选混合溶液最佳的注射体积和注射速度以及最适的麻醉药种类;连续10 d尾静脉注射Ach (66μg/mL)-CaCl_2(10 mg/mL)混合溶液建立大鼠AF模型。心电图记录AF持续时间,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AF兔心房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大鼠AF模型进行比较。结果体积分数0.5%戊巴比妥钠麻醉兔的效果较好。相对于大鼠模型,混合溶液诱发的兔AF持续时间较长,连续10 d造模,兔AF持续时间波动较大,代偿性拮抗作用明显,延长造模时间,AF持续时间趋于平稳。造模28 d,AF持续时间可达80 s,且心房组织纤维化更加明显。结论 Ach-CaCl_2静脉注射,可制备兔AF模型,与大鼠AF模型相比,兔AF持续时间较长,房颤发作时f波和心室波混杂出现,与临床心电图表现相近。
- 冯凯杨蕾熙成祎琳尉延春陶如周童心汤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