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071110058)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玉琦董智慧符伟国李永生王利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主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支架
  • 2篇内支架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顺应性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动脉血流动力...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应力松弛
  • 1篇影像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李永生
  • 4篇符伟国
  • 4篇董智慧
  • 4篇王玉琦
  • 1篇徐欣
  • 1篇王盛章
  • 1篇王利新
  • 1篇侯凯
  • 1篇郭大乔
  • 1篇许世雄
  • 1篇陈斌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个体CT影像的胸主动脉-血管内支架数值仿真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胸主动脉和血管内支架的数值仿真,进行主动脉与支架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企盼阐明支架径向支撑力、弹性回直力及支架源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患者薄层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图像资料,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主动脉三维数值模型的构建,使用ABAQUS软件对主动脉及支架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对模拟支架在人体内置入及释放的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和运算,获得相关力学数据及其分布。结果:在胸降主动脉近段,由近端向远端截取3个横截面,观察各自周长和截面积的变化。结果显示,原先的周长分别为72.406mm、69.571mm和65.381mm,支架置入后分别增加至77.468mm、75.931mm和71.013mm,分别增长为6.99%、9.14%和8.61%;原先的截面积分别为410.690mm2、379.788mm2和337.648mm2,支架置入后分别增加至469.697mm2、453.749mm2和399.111mm2,增长率分别为14.37%、19.47%和18.20%。在血管支架的两端附近应力相对较大且分布不均,最大的应力靠近支架近端。结论:基于CT影像的主动脉和血管内支架的数值仿真切实可行,初步结果判断与临床表现吻合,有望为血管和支架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董智慧李永生符伟国侯凯许世雄王盛章郭大乔徐欣陈斌王玉琦
关键词:胸主动脉血管内支架三维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
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人体主动脉的形状不规则、个体之间差异及直接数值难以获得,导致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非常复杂.数值模拟因实验条件可控性好、较为经济和不受伦理约束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迄今为止,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探讨,研究的层次逐步递进,力图模拟真实主动脉血流状况.
李永生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主动脉血流
主动脉、人工血管及支架的相关力学试验
2013年
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血管病变可导致主动脉的生物力学改变,同时,人工血管及人工血管内支架(简称支架)正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因此相关主动脉生物力学特点研究及有关人工血管和支架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将成为热点和焦点。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提高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就主动脉、人工血管及支架的力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李永生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人工血管主动脉顺应性血管内支架力学试验应力松弛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夹层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主动脉夹层的基因研究是探索该疾病病因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的研究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寻找研究相关基因,再逐一对相关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试图找到与主动脉夹层有高度关联的基因突变,从而解释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及发展。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是多基因疾病,多基因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另有一些与主动脉夹层密切相关的基因易感性疾病同时也印证其基因的改变及作用。
李永生符伟国董智慧王利新王玉琦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基因芯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