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作品数:1,263 被引量:3,844H指数:19
相关作者:赖喜德丁士华刘小兵宋文武宋天秀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四川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机械工程
  • 129篇经济管理
  • 123篇电气工程
  • 1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94篇建筑科学
  • 74篇动力工程及工...
  • 5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8篇水利工程
  • 54篇理学
  • 49篇化学工程
  • 47篇金属学及工艺
  • 46篇文化科学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电子电信
  • 20篇语言文字
  • 18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5篇数值模拟
  • 65篇值模拟
  • 41篇离心泵
  • 35篇汽车
  • 33篇介电
  • 32篇水轮机
  • 29篇发酵
  • 26篇混流式
  • 24篇电机
  • 24篇电性能
  • 23篇陶瓷
  • 23篇介电性
  • 23篇介电性能
  • 23篇混流式水轮机
  • 21篇叶轮
  • 20篇电动
  • 20篇网络
  • 19篇仿真
  • 18篇合金
  • 17篇金融

机构

  • 1,173篇西华大学
  • 22篇四川大学
  • 16篇教育部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4篇攀枝花学院
  • 9篇国网四川省电...
  • 8篇成都大学
  • 7篇江苏开来钢管...
  • 7篇理县塔斯酒庄...
  • 6篇四川西华机动...
  • 4篇重庆大学
  • 4篇乐山师范学院
  • 4篇成都东软学院
  • 4篇国网四川省电...
  • 4篇宜宾西华大学...
  • 4篇四川省食品药...
  • 3篇天津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温州大学
  • 3篇山东警察学院

作者

  • 33篇赖喜德
  • 30篇丁士华
  • 25篇刘小兵
  • 24篇宋天秀
  • 24篇宋文武
  • 20篇陈国庆
  • 17篇车振明
  • 16篇李景悦
  • 14篇邓志平
  • 14篇曹太强
  • 13篇张彼德
  • 13篇焦士蓉
  • 13篇雷玉勇
  • 13篇罗丽
  • 12篇廖姣
  • 11篇付成华
  • 11篇刘育
  • 10篇王泽云
  • 9篇孟忠伟
  • 8篇卿彪

传媒

  • 108篇西华大学学报...
  • 36篇四川建材
  • 30篇中国农村水利...
  • 29篇热能动力工程
  • 20篇食品工业科技
  • 19篇水电能源科学
  • 18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中国调味品
  • 13篇电测与仪表
  • 12篇人民长江
  • 12篇机床与液压
  • 11篇水力发电
  • 11篇食品科学
  • 11篇包装工程
  • 1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1篇电力系统保护...
  • 10篇中国酿造
  • 8篇润滑与密封
  • 8篇成都纺织高等...

年份

  • 14篇2023
  • 47篇2022
  • 48篇2021
  • 90篇2020
  • 101篇2019
  • 118篇2018
  • 171篇2017
  • 176篇2016
  • 138篇2015
  • 112篇2014
  • 61篇2013
  • 41篇2012
  • 43篇2011
  • 17篇2010
1,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FD方法的阻抗式调压室阻抗系数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运用CFD的方法对T型分岔管和有连接管的阻抗式调压室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经比较得出,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调压室阻抗系数与模型试验得到的经验值基本一致,表明CFD方法可以运用于调压室设计。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调压室连接管的长短只影响调压室沿程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并没有关系。
刘育余波吉海洋卿彪刘彬
关键词:数值模拟调压室阻抗系数
核主泵压水室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改良核主泵水力性能,提高核主泵安全可靠性,探究不同流量下核主泵压水室流线变化规律,分析压水室压力分布特点,关注类隔舌位置水力压力的时域、频域特性,对混流式核主泵进行全流道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类球形蜗壳压力分布呈明显的梯度变化,且在其壁面靠近类隔舌位置有最大压力出现。设计工况下,压水室压力脉动主要受叶频影响,随着流量的减小,转频诱发水力振动的成分增加,但是压水室主频与转频、叶频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若流量过小,压水室内流体湍流度增加,压水室出口段流线也将呈现螺旋状。
李景悦罗丽
关键词:核主泵压水室流线
基于AHP-云模型的土石坝老化病害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土石坝老化病害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建立AHP-云模型进行土石坝老化病害风险评价。综合考虑溃坝损失,运用AHP建立具有多个层次的土石坝老化病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云模型对比标度构造判断矩阵定量确定指标层、因子层、评语集的云模型特征参数,辩识土石坝老化病害风险程度。对加固前后的沙河集水库大坝状态因子进行评分,计算总评云模型特征参数,完成加固前后的水库大坝老化病害风险程度的定量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并可指导水库的除险加固。
付成华杜修娟赵川
关键词:土石坝云模型风险分析特征参数
浅谈玻璃幕墙建筑的智能百叶外遮阳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提高玻璃幕墙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通过对玻璃幕墙建筑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采用外遮阳措施能够很好地弥补玻璃幕墙建筑的缺陷,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其中智能外遮阳能够对玻璃幕墙建筑的东、西向起到良好的遮阳效果,并指出智能外遮阳将会是玻璃幕墙建筑外遮阳发展的必然趋势。然后对智能玻璃幕墙外遮阳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智能自动控制模式的百叶外遮阳的设计思路,为智能外遮阳设计提供了参考。
熊伟李晓虹张梦琪
关键词:建筑节能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控加工物理仿真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描述数控加工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规律,提出数控加工物理仿真内容体系结构,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分别建立起刀具磨损、切削力、温度场、切屑形态和切削振动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大大地提高了数控加工仿真的真实性。最后指出了物理仿真的发展趋势。
戴海港邓志平
关键词:物理仿真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
预留冲刷坑对挑流消能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传统溢流堰在下游一般不预挖冲刷坑。为探究预留冲刷坑对挑流水舌在下游水垫塘中消杀能量的效果,运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法,以龙兴桥水库未预留下游冲刷坑的连续式挑流鼻坎为例,对比有无预留半圆形冲刷坑及下游有无水4种工况下的消能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游无水时,预留冲刷坑内的水舌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并且坑内流速稍大于未预留时的流速;下游有水时,预挖冲刷坑内的水气掺混更剧烈,相对未预留时湍动能耗散更加快速,有利于消能。
虞佳颖宋文武陈建旭万伦罗旭
关键词:挑流消能
川藏高原威代尔冰葡萄中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耐受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从四川阿坝地区采收的威代尔冰葡萄果实中分离出葡萄酒酵母,通过产气能力和产醇能力实验,初筛出4株产气和产醇能力强的酵母菌,并通过WL培养基鉴别,4株酵母菌均为酿酒酵母。将4株酿酒酵母与对照葡萄酒酵母进行耐受性能比较,分离得到的V9酵母菌对温度、酸度、糖度、酒精度及SO2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具有地区特色葡萄酒的发酵潜能。
张丽珠邢亚阁许青莲卢靖车振明罗建峰
关键词:酵母菌耐受性
9,10-2H-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基1,3-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4年
以水杨醛、对甲基苯胺(或对氟苯胺,对甲氧基苯胺)、9,10-2H-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甲醛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个含DOPO基的1,3-苯并噁嗪化合物3a-3c.第一步,水杨醛与对位取代苯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亚胺(1a-1c);第二步,DOPO对亚胺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仲胺(2a-2c);第三步,仲胺与甲醛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形成含DOPO的1,3-苯并噁嗪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了化合物3a-3c,同时采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a-3c由两对对映体组成,质谱条件下2a-2c和3a-3c均经裂解失去稳定的DOPO基团;3a-3c热降解反应包含两个热失重过程,分别在250和400℃下出现最大热释放速率.
郭文征钟柳王浩李姜刘治国
关键词:热固性树脂
余额宝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影响——基于货币乘数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余额宝的高收益及其与支付宝之间资金无障碍互转的便利性造成了居民手持现金的减少以及储蓄存款的搬家;而余额宝的高收益又源于其对银行的协议存款。余额宝的这种资金运作模式必将对商业银行以及社会经济各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余额宝的资金运作模式,运用货币乘数公式论证了余额宝通过影响现金漏损率以及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使货币乘数变大,并增加流通领域的货币供给量。余额宝资金运作模式所导致的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对我国信贷市场的各参与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谢海芳张丹丹
关键词: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信贷市场
地道风系统在成都地区被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地道风系统在被动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节能意义。针对成都地区未应用地道风系统的现状,提出在此地区工程应用地道风系统动态换热模型。通过模型简化,建立一维非稳态换热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并以成都某被动建筑为研究对象,给出系统的埋管长度、直径和风速等设计参数建议。最后分析该系统在被动式建筑中应用的节能性。结果表明节能效果良好,夏季满足率达到35.1%,冬季对新风做预热处理。为地道风系统在成都地区被动建筑的适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贾玲玉唐瑞升
关键词:换热模型节能潜力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