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3224)

作品数:46 被引量:217H指数:9
相关作者:杨旭红何超杰李浩然肖刚王军成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电气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逆变
  • 17篇逆变器
  • 13篇并网
  • 9篇功率
  • 8篇最大功率
  • 8篇光伏
  • 8篇并网逆变
  • 8篇并网逆变器
  • 7篇图像
  • 7篇大功率
  • 6篇电网
  • 6篇电压
  • 6篇模糊控制
  • 6篇LCL滤波
  • 6篇最大功率点
  • 5篇重复控制
  • 5篇光伏发电
  • 5篇发电
  • 5篇LCL
  • 5篇LCL滤波器

机构

  • 34篇上海电力学院
  • 11篇上海电力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安徽淮南平圩...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国网浙江余姚...
  • 1篇国网浙江临安...
  • 1篇国网上海市电...
  • 1篇上海极清慧视...

作者

  • 18篇杨旭红
  • 9篇何超杰
  • 6篇李浩然
  • 4篇肖刚
  • 4篇王军成
  • 4篇刘刚
  • 3篇王亚楠
  • 2篇赵晋斌
  • 2篇薛阳
  • 1篇郭凯
  • 1篇杨峰
  • 1篇潘泉
  • 1篇梁彦
  • 1篇王永齐
  • 1篇张庆超
  • 1篇朱凯
  • 1篇赵龙
  • 1篇何妍妍
  • 1篇文光磊
  • 1篇贺远

传媒

  • 8篇电机与控制应...
  • 7篇电气传动
  • 3篇电测与仪表
  • 3篇电源技术
  • 3篇电力科学与技...
  • 2篇计算机应用
  • 2篇控制与决策
  • 2篇上海电机学院...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电气自动化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技术与自...
  • 1篇现代电力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变步长与非对称模糊的光伏MPPT控制策略
2018年
针对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容易受到外界变数的影响而出现非对称的强非线性特征,输出的功率会偏离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现象。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几种常用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对P-U曲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对称模糊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这里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可以在远离最大功率点两侧时,快速靠近最大功率点,当进一步靠近最大功率点区间附近时,采取非对称模糊控制进行寻优,能够较好地削弱系统在最大功率点周围的振荡现象,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得出所提的方法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杨旭红尹聪聪
关键词:最大功率点跟踪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一种改进的电导增量法的MPPT实现策略被引量:8
2017年
分析了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在光伏MPPT中的原理,并针对光照骤变下而引起光伏输出功率及光伏内阻同时发生骤变这一状况,导致了随后的最大功率追踪发生了较大的振荡,而以往的MPPT技术关注于条件骤变后的跟踪速度的改进,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法,即通过及时地对Boost电路的占空比信号D进行相应的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振荡同时加快跟踪速度。
杨旭红何超杰王毅舟王创典
关键词:光伏电池BOOST电路最大功率点追踪电导增量法
一种面向OTHR多目标跟踪的多路径GM-PHD滤波算法
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多目标跟踪面临着多路径、低检测概率等问题,本文结合混合高斯概率假设密度(GM-PHD)滤波器免数据关联以及计算耗费低的优点,提出了多路径混合高斯概率假设密度(MP-GM-PHD)滤波框架.该框架通过设定...
杨峰王永齐梁彦潘泉
关键词:天波超视距雷达多路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
文献传递
基于非线性PI和解耦双同步坐标系锁相环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提高锁相环锁相的速度和精度,分析了解耦双同步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原理,对解耦的q轴电流比例积分(PI)环节加入变参数的非线性控制方式。此外,为了消除负序电流引起的2次谐波,在解耦消除2次谐波的基础上,加入特定频率点陷波器进行陷波。通过Matlab/Simulink对传统解耦双同步坐标系锁相环和非线性控制锁相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杨旭红吴斌
关键词:不平衡电压非线性控制
基于SVPWM和模糊PI参数自整定的Z源逆变器并网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相比于传统的电压/电流型逆变器,Z源逆变器能实现升降压变换的功能,同时桥臂不需要死区时间,变换器可靠性更高。在传统SVPWM调制方法里,通过在零矢量中插入直通状态(同一桥臂同时导通),使其应用在逆变器中。Z源逆变器在实现更好交流输出的同时,实现了对直流侧电压任意倍数的升压。对于Z源逆变器传统的控制策略是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构成的双环PI控制,但双环PI控制无法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并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较高。针对PI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了模糊PI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技术,根据误差大小对PI参数进行实时在线调整,从而满足最优的性能要求。通过仿真研究,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杨旭红杨峰峰郭凯薛冰王阗姝
关键词:Z源逆变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糊PI控制器
改进自适应变步长光伏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被引量:7
2014年
为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损失,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文章建立了通用的太阳能电池数学模型,结合太阳能电池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电压输出曲线特性及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oost电路的变步长电导增量法。该方法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简单快速计算出此刻外界环境下唯一一个特殊点的值作为自适应变步长,比传统的变步长或者固定步长方法更合理,同时减少了参数确定的人为因素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可以快速精确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王军成杨旭红王严龙
关键词:自适应变步长最大功率跟踪电导增量法BOOST电路
孤岛直流微电网的光储协调控制策略
2020年
针对孤岛模式下的直流微电网,光伏电池由于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出现微电网内功率不平衡现象,为此提出采用非对称模糊控制策略跟踪最大功率点充分利用光能。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容易出现电能质量波动范围大,从而导致微电网内部协调控制模式切换频率高的问题,提出了把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进行分段式协调控制的方式。通过Matlab/Simulink实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尹聪聪杨旭红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
基于FRC框架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案多采用全局统一的融合规则,融合过程易导致区域层级信息丢失.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区域特征(FRC)框架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制定一种模糊区域规则,该规则依据区域特征的模糊性质,对源图像依次施行区域分割、模糊判定和解模糊,全局图像的融合转化为3种不同属性区域的融合;然后,分别对目标区域、过渡区域和背景区域采用期望值最大(EM)、加权平均融合、主成分分析(PCA)的融合策略进行融合;最后,融合后的区域图重构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为验证FRC框架保护区域特征的有效性,还提出一种区域特征一致性的度量指标(RCABF),经主观视觉与客观指标检验,融合图像在保持红外目标显著性的同时,具有清晰的背景细节,优于现有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宜应用于红外目标的监控与分析.
代立杨刘刚肖刚阮俊瑾朱静莲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基于改进型变步长与模糊控制的MPPT控制策略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常见的太阳能光伏功率输出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输出的功率会偏离最大功率点的现象。分析和总结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几类常用的控制策略优缺点后,提出改进型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方法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新型MPPT控制策略。通过Matlab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振荡,加快跟踪速度。
程超
关键词:最大功率点跟踪模糊控制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Label fusion for segmentation via patch based on local weighted voting
2017年
Label fusion is a powerful image segmentation strategy t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medical imaging. However,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accuracy and less running time is alway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patch-based segmentation method combining a local weighted voting strategy with Bayesian inference. Multiple atlases are registered to a target image by an advanced normalization tools(ANTs) algorithm. To obtain a segmentation of the target, labels of the atlas images are propagated to the target image. We first adopt intensity prior and label prior as two key metrics when implementing the local weighted voting scheme, and then compute the two priors at the patch level. Further, we analyze the label fusion procedure concerning the image background and take the image background as an isolated label when estimating the label prior. Finally, by taking the Dice score as a criterion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accuracy of segmentations,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f other methods, including joint fusion, majority voting, local weighted voting, majority voting based on patch, and the widely used Free Surfer whole-brain segmentation tool.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rovides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other methods. During the experiments, we make explora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including patch size, patch area, and the number of training subjects) on segmentation accuracy.
Kai ZHUGang LIULong ZHAOWan ZHANG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