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X040)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邓辉陶浊陈伟启良周大欢更多>>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王船山的“理势”观被引量:1
- 2015年
- 一般认为,理与势是王船山历史观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然而,王船山却是将"理势"贯穿其整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道以气化流行开展出自然与人文之历史世界。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历史,皆因其气化固有之幾而成其理势。道之开展为自然历史世界,因在天之幾而有理势之自然;道之开展为人文历史世界,因在人之幾而有理势之必然,故道之开展变化取决于理势。由此,通过对理与势、理势相成、理势无定和道与理势之关系等四个方面的考察剖析,可以发现,王船山是以道为中心构筑了一套系统精致的理势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
- 邓辉陈伟
- 关键词:王船山历史观
- 论王船山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被引量:1
- 2017年
- 王船山哲学以历史性思想为核心,试图从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生发出"乾坤并建而捷立"的合主客分立思维与天人合一思维于一体的思想体系。船山哲学就是"以人为依",经由"通极于道"的形而上思辩,再到"汇归于道"的历史实践所构成的一宏大历史性思想体系,换言之,他的哲学是由于道的历史性开展而形成"天之天""物之天""人之天"三个层面交互融合所共同构成的历史性哲学体系。
- 邓辉
- 关键词:王船山历史性哲学思想
- 胡宏天道观刍议被引量:1
- 2011年
- 宋明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始儒家"性与天道"的思想资源。胡宏在继承儒家传统天道观的基础之上,有机地吸收了诚、仁的价值学说,并赋予天道本体真实的价值内涵。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胡宏的天道观遵循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演德的传统,在天人贯通的形而上构建中继承和发扬了《易传》和《中庸》的思想,提出以道论天、以"诚"、"仁"说天道,进而创建出颇具特色、富有价值的天人合构模式。
- 邓辉周大欢
- 关键词:天道观
- 中西历史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横议被引量:1
- 2012年
- 历史哲学作为西方近代以来逐渐建立的学科有其特定含义和意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历史哲学为名对古今中外历史中所具有的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同西方历史哲学相比,中国传统思想中蕴藏着具有浓郁醇厚的自身特色的历史哲学思想。通过对中西历史哲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由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导致他们各自对哲学与历史的理解存在着根本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历史哲学思想展现出迥异的价值取向,从而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 邓辉陶浊
- 关键词:历史哲学中西比较
- 王船山的“治乱合离”论
- 2014年
- 王船山继承了自先秦以来以"一治一乱,一合一离"的观念来统观历史之变化的思想,但他不满足于此,而是睿智地将"治乱合离"与道之开展结合起来考察历史形态,为"治乱离合"论找到了形而上之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历史变化的系统的历史形态理论。根据此理论,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一治一乱,一合一离"本天道、亦人道、无定亦"无畛"、循环又发展,进而他生发出一种迥异于常的创化历史发展观。
- 邓辉
- 关键词:王船山历史观
- 《明夷待访录》政治思想探析——解析重构法下凸显出的民本印迹
- 2012年
-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大学者黄宗羲极为重要的著述,也是他政治思想精髓的展现。这部不足万言的作品,因其振聋发聩的反君主专制呐喊,成为清末以来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关于其政治思想的民主属性和民本属性之争最为激烈,并且这种争论一直延续至今。本文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客观的解析和重构的分析法重读《明夷待访录》,还原其政治思想核心中鲜明的民本属性。
- 邓辉左珂
- 关键词: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政治思想民本
- “反向格义”与现代中国的“小传统”被引量:2
- 2015年
- 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着一个由传统而现代转化的难题,出于对自身传统没有自主实现现代化的失望,主要选择了通过彻底反传统并以"类西化"的方式建构了现代中国,从而导致现代中国小传统的形成。这一小传统支撑了现代中国之所是,而其主要的建构模式就是所谓的"逆格义"或"反向格义"。这种"逆格义"或"反向格义"不仅指的是以西方哲学的理论方法以及西方现成的概念术语来理解解释中国,更重要的指向是:通过170多年来,向西方学习所形成的有关西方的基本文化观念系统,即我们自以为的"理想西方"的文化体系,构成了所谓现代中国的系统理论方法来理解解释西方以及中国。它不仅掌控了中国古典传统的现代诠释,而且主导了对西方的诠释,从而成为现代中国所谓"类西化"之事实的根源。
- 邓辉
- 关键词:反向格义
- “兴”与“象”:从《诗经》到《周易》被引量:1
- 2016年
- "兴"是《诗经》的灵魂,"象"是《周易》的内核。"兴"反映的是上古先民认识世界、跟世界打交道的根本方式,"象"标志着主体自觉的意义生成机制。从《诗经》到《周易》体现的是"兴"思维到"象"思维的发展。"兴"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无性的,而"象"思维中现象和意义的生起是有性的。"兴"与"象"有着"体感"与"观思"的不同。"兴"并非凌驾于"象"之上。"兴"有其缺陷,即主体蒙昧性;"象"有其优点,即主体自觉性。中国哲学中的"功夫论"是对"兴"的超越性复归。
- 启良尹江铖
- 关键词:《诗经》《周易》
- 论王船山之“道”的历史性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王船山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的,船山之道绝非一个抽象孤绝、高高在上而超然物外如上帝之类的实体,而是一历史性的活动。此一历史性活动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道以阴质阳神相协的特殊结构构成的器物为载体在空间中开展自己,又与时间性结合为一在时间中开展自己。道之开展的两因素论表明,道之历史性是对器物生成所表现的生命性与时间性的统一。道之开展的可能就在于道之历史性的实现。历史性正是船山之道的灵魂所在。
- 邓辉
- 关键词:王船山历史性时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