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770002)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道家
  • 1篇性命
  • 1篇学派
  • 1篇易传
  • 1篇余嘉锡
  • 1篇书名
  • 1篇思孟
  • 1篇思孟学派
  • 1篇中西
  • 1篇重文
  • 1篇子书
  • 1篇子思
  • 1篇孟学
  • 1篇简帛
  • 1篇古代中西方
  • 1篇古书
  • 1篇焚书
  • 1篇《易传》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李锐

传媒

  • 1篇文史哲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文”分析法评析被引量:14
2008年
先秦、秦汉古书中间多有"重文",学者们或利用"重文"进行校勘、训诂的分析工作,或利用"重文"分析文献篇章的先后关系,进而辨伪、讨论学派等。郎瑛的"秦汉书多同"较早讨论了这一问题,后来章学诚提出了著名的"言公"之说。他们的结论应该是我们对待古书"重文"的基本态度。我们可以利用"重文"进行校勘、训诂,但是超出了校勘、训诂而进行分析年代、辨伪等的工作是不合适的,里面存在错误的预设和不适当的前提,所谓"重文"分析的通则也是有疑问的。由出土文献看,应该更多地运用"同出一源说"对待古书中的"重文"现象。
李锐
关键词:重文
秦焚书考被引量:3
2010年
秦"焚书"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有关此事件,仍有许多未解之迷,以致学界众说纷纭。譬如挟书律的内容是什么,萧何是否收书,博士官是否可以藏书,诸子书是否被焚,秦人何以引诗书等等。本文依据前贤时哲的研究,在复原挟书律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史记、《诗》、《书》、百家语的差别,称引百家语的原则,秦是否焚民间的诸子书等问题,以及其它与学术史相关的问题。
李锐
关键词:焚书子书
《易传》道家说质疑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从陈鼓应先生论证“《易传》道家说”的重点文章《〈彖传〉与老庄》、《〈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出发,不仅指出其论据方面的不足,而且指出其论证方法是使用“丐辞”、“默证”。因此,《彖传》不能成立。甚至陈先生所用的“道家”这一名目,也不适当。从而说明“《易传》道家说”不能成立,其“道家主干说”也因此缺少重要文献材料,难以服人。
李锐
关键词:易传道家性命
新出简帛与古书书名研究--《古书通例·古书书名之研究》补被引量:5
2010年
余嘉锡先生的《古书通例》对于古书形成中的许多问题,有很好的研究。近年出土的简帛,证实了余先生的许多研究结论。不过余先生写作《古书通例》时,所面对的主要是疑伪书思潮,他并未见到大批的出土古籍,其书也尚未最后完成;而今天不少学者在称赞余先生此书的价值时,多赞颂其预见性,虽有所补充,但是少有就《古书通例》本身做进一步研究者。因此,《古书通例》还有必要借助新出简帛文献进一步完善。
李锐
关键词:余嘉锡书名
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从考察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汉初的"学派"观念入手,比较异同,分析其通约性结论,指出学术师承渊源和学术宗旨,是我们考察"学派"的两个重要视角,而且学术师承渊源更重要。进而分析"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指出从"学派"义例来看,孟子并不认同子思,子思学派与孟子学派是并列的;"思孟学派"这个名称只适宜于着重考究子思的思想,以及孟子因袭其说的部分。
李锐
关键词:学派子思思孟学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