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1701)

作品数:5 被引量:126H指数:4
相关作者:顾铭洪解超杰张连松刘志勇孙其信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育种
  • 2篇杂交
  • 2篇种间
  • 2篇小麦
  • 1篇选育
  • 1篇选育品种
  • 1篇亚洲栽培稻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杂交技术
  • 1篇杂交组合
  • 1篇杂交组合后代
  • 1篇杂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水稻
  • 1篇胚芽
  • 1篇胚拯救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杨欣明
  • 1篇李小军
  • 1篇李立会
  • 1篇尤明山
  • 1篇韩俊
  • 1篇李静婷
  • 1篇石丽娟
  • 1篇刘广田
  • 1篇顾铭洪
  • 1篇杨作民
  • 1篇刘伟华
  • 1篇孙其信
  • 1篇李秀全
  • 1篇刘志勇
  • 1篇徐鑫
  • 1篇张连松
  • 1篇解超杰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Oryza sativa and O. latifolia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被引量:4
2008年
Oryza sativa and O. latifolia belong to the AA and CCDD genomes of Oryza, re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interspecific hybrids of these specie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embryo rescue technique. Hybrid panicle traits, such as long awns, small grain, exoteric large purple stigma, grain shattering and dispersed panicles, resemble that of the paternal parent, O. latifolia, whereas there is obvious heterosis in such respects as plant height, tillering ability and vegetative vigor. Chromosome pairing and the genomic components of the hybrid were subsequently investigated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d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alysis. Based on the mitotic metaphase chromosome numbers of the root tips investigated, the hybrid is a triploid with 36 chromosomes. The genomic constitution of the hybrid is ACD. In the meiotic metaphase I of the hybrid pollen mother cell, poor chro- mosome pairing was identified and most of the chromosomes were univalent, which resulted in com- plete male sterility in the hybrid.
YI ChuanDeng TANG ShuZhu ZHOU Yong LIANG GuoHua GONG ZhiYun GU MingHong
关键词:胚芽种间杂交技术
亚洲栽培稻与宽叶野生稻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原位杂交分析
2008年
将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染色体组型为AA)与宽叶野生稻(O. latifolia,染色体组型为CCDD)进行杂交,结合胚拯救手段,获得了这两个种的种间杂交种.杂种F1在株高、分蘖力、生长繁茂性等方面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穗部性状明显偏向于父本宽叶野生稻的特征,表现为长芒、小粒、大而外露的紫色柱头极易落粒.根尖细胞染色体鉴定证明杂种染色体数为2n=36.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鉴定了杂种F1的染色体组成及其在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行为.结果表明,杂种染色体的组成为ACD,在减数分裂中,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很少有配对现象发生,因而杂种表现完全雄性不育。
裔传灯汤述翥周勇梁国华龚志云顾铭洪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胚拯救种间杂种原位杂交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被引量:50
2010年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今后主要应依赖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选育单产潜力更高和改进栽培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来水稻品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对水稻高产育种的讨论和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在水稻育种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1)在利用半矮秆基因sd1的基础上,通过株型改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南方籼稻矮化育种上取得了突破;(2)利用引进品种Balilla通过籼粳杂交和复合杂交,育成了株型挺拔的直立穗株型粳稻品种,并在全国粳稻产区大面积推广;(3)在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几十年来水稻改良的历史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的关键之一。为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在继续利用sd1等半矮秆基因控制株高的同时,注意提高茎秆的强度和根系的活力。分蘖对于小株作物的水稻来讲,在调节群体结构和提高水稻稳产性上具重要作用。故对分蘖应给予足够重视。千粒重尽管在产量上起重要作用,但粒重过大,对于品质有明显负面效应,因此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宜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高产育种
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被引量:25
2009年
利用363对SSR标记分析了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1份国外引进品种和33份选育品种的遗传组成,旨在揭示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贡献,指导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国外种质包含了选育品种所发现等位变异的76.3%。与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比较发现,国外种质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最多(3.92),20世纪60年代(2.86)和70年代(3.01)基本一致,80年代有所升高(3.46)。品种间遗传距离比较与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结果相吻合。比较引进和选育品种在SSR位点的等位变异频率变化,发现至少在33个SSR位点,国外种质等位变异在我国小麦育种中被优先选择(该等位变异在引进和选育品种的分布频率均高于70%),其中一些位点已知与产量、生育期和抗病等性状密切相关。表明引进品种在以上基因组区域对我国小麦品种具有非常高的遗传贡献。
李小军徐鑫刘伟华李秀全杨欣明李立会
关键词:小麦选育品种SSR标记
小麦骨干亲本“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被引量:48
2009年
小麦地方品种燕大1817是我国小麦育种骨干亲本之一,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是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基础组合。利用随机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21条染色体上的175对在胜利麦和燕大1817间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每条染色体平均8.3对)分析了燕大1817和胜利麦对其38份后代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为26.8%,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为43.6%;在部分同源群水平上,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A、B和D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25.9%、25.7和26.4%,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A、B和D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6.1%、39.1%和44.0%。说明引进种质对我国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遗传改良起了重要作用。在染色体水平上,胜利麦对其后代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体贡献率在20.0%~63.3%间,其中对1A染色体贡献率仅有20.0%,对7A染色体贡献率高达63.3%。骨干亲本燕大1817对其后代衍生品种的21条染色体贡献率在7.5%~44.2%间,其中对2A染色体贡献率仅有7.5%,对7D染色体贡献率可达44.2%。骨干亲本燕大1817对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较高的基因组(单元型)区段有7个,分别是3A上的Xwmc11–Xcfa2262、7B上的Xbarc1073–Xwmc475、1AL上的Xgwm357–Xwmc312、7DS上的Xbarc305–Xwmc506、4AS上的 Xgwm165–Xgwm610、1B上的Xwmc419–Xwmc134和2D上的Xcfd56–Xbarc228,其中,3A染色体上的Xwmc11–Xcfa2262区段对衍生品种贡献率高达77.5%。而胜利麦对后代衍生品种贡献率较高的基因组(单元型)区段有8个,分别是6BS上的Xwmc105-Xwmc397、3D上的Xgdm72–Xgdm8、2DS上的Xgdm5–Xgwm455、7AL上的Xbarc121–Xgwm332、5DL上的Xgwm174–Xwmc161、5BL上的 Xgwm499–Xbarc308、5A上的Xbarc141–Xgwm291和4BL上的Xgwm66–Xgwm251,其中6BS上的Xwmc105–Xwmc397区段对衍生品种的贡献率最高,达71.3%。这些基因组(单元型�
韩俊张连松李静婷石丽娟解超杰尤明山杨作民刘广田孙其信刘志勇
关键词:骨干亲本SSR小麦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