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0411953400)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江民薛杨詹青黄晓蕾王博成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梗死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超顺磁性氧化...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示踪
  • 3篇基因
  • 3篇MRI表现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灶性
  • 2篇生物学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细胞移植治疗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局灶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12篇赵江民
  • 5篇薛杨
  • 4篇黄晓蕾
  • 4篇詹青
  • 3篇王博成
  • 3篇蔡伶伶
  • 3篇吴金亮
  • 3篇刘现伟
  • 2篇林雁冰
  • 2篇游建雄
  • 2篇刘佳
  • 2篇宗根林
  • 2篇吴利忠
  • 1篇糜军
  • 1篇杨嘉
  • 1篇许艳
  • 1篇沈璐
  • 1篇周国兴
  • 1篇梁海胜
  • 1篇胡幸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鉴定表面抗原CD34、CD44。选取第4代MSCs,在铁(Fe)浓度为25、50、75μg.ml-1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0.75μg.ml-1)的DMEM/F12培养液中,孵育48h,作为3个实验组。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台盼蓝染色及MTT细胞增殖活性检测SPIO,探讨不同SPIO浓度对MSCs标记效率、免疫学表型、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结果经Fe浓度为25、50、75μg.ml-1SPIO标记后,普鲁士蓝染色标记效率均在99%以上;3个实验组细胞表面均表达CD44,阳性细胞率为超过98%。与对照组相比,Fe浓度为25、50μg.ml-1的SPIO标记的MSCs活细胞比率均在96%左右,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e浓度为75μg.ml-1时,活细胞比率约为93%,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培养4周,细胞内检测不到SPIO。结论全骨髓直接贴壁法可以成功分离、培养MSCs。超顺磁性氧化铁在PLL介导下,能高效地标记MSC,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不会影响MSCs的免疫学表型、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细胞内的SPIO,大约在4周左右,即可被完全降解。
刘佳赵江民张蕾何瑶杨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RI示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旁分泌等机制促进坏死心肌组织修复和心肌细胞再生,改善心脏功能。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改变,还能通过标记磁性对比剂或MRI报告基因的方法对干细胞移植后的定位、迁移、存活及增殖等情况进行示踪。本文就干细胞移植MRI示踪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薛杨赵江民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超顺磁性氧化铁
256层iCT第4代混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低剂量i CT、常规剂量i CT及64排常规剂量CT胸部扫描图像质量,探讨第4代混合迭代重建(iDOSE^4)技术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排除胸部病变的150名男性健康体检者的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资料,分为256层iDOSE4低剂量组(iDOSE^4低剂量组,n=50)、256层iDOSE4常规剂量组(iDOSE4常规剂量组,n=50)、64排常规剂量组(n=50),对CT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腋窝淋巴结)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结果在iDOSE4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2组间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等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P=0.814,P=0.543),iDOSE4低剂量组腋窝淋巴结评分和4项总分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0,P=0.000);在iDOSE^4低剂量组与64排常规剂量组,2组间肺纹理、纵隔大血管轮廓、支气管形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P=0.820,P=0.377),iDOSE^4低剂量组腋窝淋巴结评分和4项总分低于64排常规剂量组(P=0.000,P=0.000);iDOSE^4常规剂量组与64排常规剂量组的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各组辐射剂量值(CTDIvol)从高到低依此为64排常规剂量组(13.6 m Gy)、iDOSE^4常规剂量组(9.7m Gy)和iDOSE^4低剂量组(3.4 m Gy)。结论 256层i CT的iDOSE^4胸部低剂量扫描技术能获取可靠的图像质量,仅腋窝淋巴结显示能力略低于常规剂量,但能够显著减少辐射剂量。
王博成薛杨苏潇梅云婷吴利忠赵江民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低剂量图像质量胸部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s)是肿瘤基质细胞的主要成分,占到肿瘤组织总细胞数目的一半左右。CAFs主要由肿瘤周围静止成纤维细胞经诱导活化而来,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相比,CAFs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代谢亦发生了重编程。CAFs能够通过直接与肿瘤细胞接触或者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或代谢中间产物,在肿瘤的恶性增殖、转移、免疫耐受及治疗抵抗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CAFs已经逐渐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本文将对有关CAFs的代谢重编程以及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吴金亮许艳黄晓蕾薛杨刘现伟糜军赵江民
关键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靶向治疗
SPIO标记浓度对BMSC_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体外MRI表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SPIO标记后BMSCs体外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BMSCs,取第四代的B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不同浓度的SPIO标记液标记BMSCs,通过普鲁士兰染色检测标记效率,台盼兰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活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通过MRI检查,观察体外不同浓度SPIO标记细胞的信号变化情况。结果 SPIO在25~50μg/ml的浓度范围可以安全、高效地标记BMSCs,不会影响BMSCs的表型、活力和增殖等生物学特性;当SPIO浓度在75μg/ml以上时,BMSCs活性及增殖能力逐渐降低。随着SPIO标记浓度的增加,细胞内摄入的铁逐渐增多,而T2信号强度则逐渐降低;当SPIO浓度≥50μg/ml,标记细胞的T2信号强度与普通BMSCs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SPIO标记BMSCs对其生物学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且MRI扫描能够有效检测其信号变化。
赵江民刘佳林雁冰宗根林吴利忠钱海珊游建雄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间质干细胞生物学标记
SPIO与Fth1基因标记BMSCs治疗脑梗死的MRI示踪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  1.分析、比较SPIO与Fth1基因两种不同方法标记的BMSCs在局灶性脑梗死病灶中 MRI低信号的分布及示踪时间,探讨两种不同标记方法 MRI示踪的稳定性、时效性及差异性。  2.分析、比较SPIO与Ft...
黄晓蕾
关键词:BMSCS移植局灶性脑梗死影像学评价
文献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后会出现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等一系列改变。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胶质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除了凋亡和坏死外,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噬与胀亡的概念,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胶质细胞的自噬与胀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关注。文章就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胶质细胞所经历的各种死亡方式在病理形态学改变、诱导途径和调控机制等方面展开综述。
刘现伟吴金亮詹青赵江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胶质细胞细胞死亡方式
老年与非老年肺动脉栓塞双源CT肺动脉造影影像特征探讨
2012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PE)在双源CT肺动脉造影(DECTPA)上的解剖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像表现,提高亚段级PE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老年(≥60岁)与非老年(<60岁)PE患者各32例,所有患者行DECTPA检查,以横断面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DECTPA图像及PE栓子形态、解剖分布。结果 (1)PE解剖分布特点:老年组PE与非老年PE组分布相似。老年组孤立性肺亚段PE(ISSPE)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χ2=5.85,P<0.05)。(2)CTPA直接征象:1级肺动脉两组均未见栓塞病例;2级肺动脉PE分布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6、1.275、0.002,P>0.05);3级肺动脉PE分布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3,P<0.05);4~5级肺动脉三型PE征象所占比例各不相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9、8.162、5.342、3.785、8.624、6.852,P<0.05)。间接征象: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χ2=7.819,P<0.05;χ2=4.267,P<0.05);非老年组以支气管动脉扩张征最常见。(3)DECTPA图像后处理技术:段、亚段级肺动脉显示率上,MPR优于MIP、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0、27.974、2.902、9.111、49.049、17.963,P<0.05)。结论 PE解剖分布上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相似,但老年组患者ISSPE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老年组患者。老年PE分布类型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
沈璐查期赵江民赵江民
关键词:肺栓塞血管造影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来源于骨髓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储量丰富。由于其来源广泛,遗传背景稳定,免疫原性低,在特定微环境下能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被认为是移植治疗脑外伤的理想供体之一。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BMSC治疗脑外伤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黄晓蕾赵江民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外伤
兔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过程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左心室重构心脏MRI(CMRI)变化的病理基础及CM-RI对左心室重构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及左旋支( LCX ),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选取不同时相行CMRI 检查,同时对正常及不同缺血时间组梗死心肌标本进行 TTC、HE 染色观察。结果缺血30 min组收缩末期室壁厚度( ESd )及其余各缺血时间组的梗死区与相应非梗死区之间舒张末期室壁厚度(EDd)和E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缺血时间组梗死区之间的EDd和E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左心室壁梗死区活动较相应非梗死区降低,且随着缺血时间延长,EDd和ESd逐渐降低,至2~4周室壁厚度明显变薄但变化较小;各缺血时间组与正常对照组ESV、EF均P<0.05,各缺血时间组ESV均增大,而EF则降低,各缺血时间组间比较显示30 min至8 h各组与1 d至4周各组之间ESV、EF均P<0.05,3 d至4周各组与1 d组均P<0.05,1周与4周组之间ES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EDV及ESV逐渐增大, EF逐渐降低,1 d后进一步加重,1~4周基本稳定;CMRI表现与大体TTC染色一致;HE染色显示随着缺血时间延长,心肌损伤逐渐加重,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呈波浪状改变,肌纤维断裂,缺血3d后梗死区坏死心肌细胞伊红染色明显加深,缺血2周梗死区周边开始纤维化,4周后梗死区形成纤维瘢痕。结论 AMI后左心室重构主要由于心肌损伤、瘢痕修复引起,CMRI体外评价AMI后左心室重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赵江民林雁冰梁海胜胡幸蔡伶伶游建雄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