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3007)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3
相关作者:曹海琳张志谦黄玉东孟松鹤高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玄武岩纤维
  • 2篇改性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改性
  • 1篇电学性能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树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碳纳米管
  • 1篇力学性能
  • 1篇连续玄武岩纤...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化学改性
  • 1篇环氧
  • 1篇环氧树脂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3篇曹海琳
  • 2篇黄玉东
  • 2篇张志谦
  • 1篇孟松鹤
  • 1篇李国学
  • 1篇贺金梅
  • 1篇谷红波
  • 1篇黄一峰
  • 1篇樊鹏飞
  • 1篇高原

传媒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连续玄武岩纤维结构与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4
2007年
对一种国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表面特性及密度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玄武岩纤维主要是由SiO2、Al2O3、CaO、MgO、Fe2O3、FeO、Na2O、K2O等氧化物组成的硅铝酸盐系纤维;纤维本体为非晶态,呈现近程有序远程无序的结构特征。纤维呈圆柱体,表面光滑,表面能较高,呈极性;连续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和优异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尤其是耐酸性突出。目前国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抗拉性能已达到E-玻纤的水平,但是与国外报道的性能还有一定差距,尚需在原料选择和制备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同时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不太理想,有待从纤维用表面浆料设计和涂敷工艺方面进行攻关。
曹海琳郎海军孟松鹤
关键词:连续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物理机械方法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s)/环氧树脂(Epoxy)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拉伸试验测试了MWNTs/Epoxy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与MWNTs添加量的关系,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MWNTs/Epoxy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并用表面电阻测试仪对所制备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酸化的方法处理后的MWNTs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得到了改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酸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明显低于未处理的复合材料。
谷红波贺金梅樊鹏飞黄一峰黄玉东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
玄武岩纤维表面涂层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涂层材料,通过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了环氧/SiO2纳米杂化材料。采用合成的纳米杂化浆料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纤维表面形貌、纤维复丝拉伸强度和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分析,研究玄武岩纤维表面涂层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浓度的涂层溶液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的增加纤维表面粗糙度,提高纤维复丝拉伸强度,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强度,说明玄武岩纤维表面涂敷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涂层的改性方法是确实有效的。
曹海琳张春红张志谦高原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复合材料
炭纤维三维织物电化学改性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2007年
针对炭纤维三维织物电化学改性处理过程复杂和处理效果难于表征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的方案。针对三维织物的结构特点,采用"宏观均匀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了三维织物电化学改性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织物改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形象地描述了织物整体改性条件,直观地评价了织物整体改性效果。同时发现三维织物存在内外处理效果不均一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织物内电解质浓度分布不均一。对此提出了三维织物间歇式电化学改性处理方案,以改善织物内外处理效果的均一性。
曹海琳张志谦黄玉东李国学
关键词:电化学改性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