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083)

作品数:32 被引量:171H指数:6
相关作者:段炼杨伟中张正善咸鹏韩聪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烟雾病
  • 19篇血管
  • 16篇血管网
  • 16篇异常血管
  • 16篇脑底异常血管...
  • 16篇脑底异常血管...
  • 8篇出血
  • 7篇后循环
  • 6篇动脉
  • 6篇病变
  • 5篇血管重建
  • 5篇血管重建术
  • 5篇重建术
  • 5篇出血型
  • 5篇出血型烟雾病
  • 4篇浅动脉
  • 4篇颞浅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影像
  • 3篇硬脑膜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30...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段炼
  • 9篇杨伟中
  • 8篇张正善
  • 7篇韩聪
  • 7篇咸鹏
  • 6篇赵峰
  • 6篇暴向阳
  • 4篇李斌
  • 4篇刘鹏
  • 3篇任斌
  • 3篇王莉
  • 2篇李德生
  • 2篇吴绘
  • 2篇杨日淼
  • 2篇宗睿
  • 1篇朱兵
  • 1篇冯捷
  • 1篇刘鹏
  • 1篇史万超
  • 1篇黄敏

传媒

  • 18篇中国脑血管病...
  • 8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烟雾病临床特征及其脑硬膜颞浅动脉融通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临床特征及实施脑硬膜颞浅动脉融通术( EDAS )的预后。方法根据患者第1次手术时的年龄,将2004年1月-2010年12月317例接受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分为3组:幼儿组(年龄〈3岁,16例),学龄前组(年龄36岁,42例),青少年组(〉617岁,25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3组患者中,手术干预前脑梗死发生率幼儿组(81.2%,13/16)和学龄前组(69.0%,29/42)显著高于青少年组(48.3%,125/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1,P〈0.01);(2)手术干预前原脑梗死体积增大或在不同部位脑梗死再发率幼儿组(62.5%,10/16)高于学龄前组(31.0%,13/42)和青少年组(3.9%,10/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37,P〈0.01);(3)总体预后优良率为86.4%(274/31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6,P〈0.02)。结论烟雾病幼儿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临床预后差;对儿童烟雾病患者及早实施EDAS安全有效。
朱兵暴向阳段炼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儿童脑梗死
2012年烟雾病(Willis环自发性闭塞)诊断治疗指南(日本)的解读被引量:59
2014年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及对烟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烟雾病患者的就诊率和确诊率逐步上升.同时国内外学者在遗传学、流行病学等方面对烟雾病的探索也不断深入.日本专家(日本厚生省Willis环自发性闭塞病理与治疗研究委员会)在1997年指南[Willis环自发性闭塞诊断与治疗指南(1997日本)]的基础上,总结回顾近10年的研究,
任斌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
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方法对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瘤位置和大小、治疗情况以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4例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35个动脉瘤),其中颅内出血组22例(64.7%),非颅内出血组12例(35.3%)。在35个动脉瘤中,颅内出血组23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2个),非颅内出血组12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个);小型动脉瘤29个,中型动脉瘤6个(均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颅内出血组动脉瘤以周围动脉型为主,而非颅内出血组以主要动脉型为主,动脉瘤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3)。颅内出血组除2例未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合术( 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EDAS )外,其余患者以及非颅内出血组患者均行EDAS。3例周围动脉型动脉瘤造影复查时消失,1例动脉瘤行栓塞术后复发,其余动脉瘤均无变化。长期随访显示,颅内出血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1年突发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21例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结论不同临床表现的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分型存在差异。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多为小型动脉瘤,可暂不直接处理,而直接行ED AS。术后颅内动脉瘤可长期稳定,部分周围型动脉瘤可消失。
杨怀滔张正善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动脉瘤
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致继发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患者发生枕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烟雾病患者846例,合并后循环病变的患者258例,其中在后循环病变基础上伴发枕叶梗死10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时发生枕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吸烟史以及左、右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和左、右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是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致枕叶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循环Magikura分级和年龄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继发枕叶梗死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些因素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枕叶梗死的发生率。
刘锡禹张正善赵峰韩聪李斌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枕叶梗死
烟雾病:十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13年
烟雾病自1957年日本首次报道以来,关于它的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在中国,有文献资料记载的烟雾病研究仅有30余年的历史,而且早期仅限于译文、综述和个案报道。近10年来,随着国内外医学交流的不断加强和国内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烟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紧跟国际研究与发展的步伐。
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
单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单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单侧烟雾病患者,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男52例,女26例,成人52例,儿童26例,其中2例患儿合并家族性烟雾病。首发症状中24例患者表现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8例,头痛17例,9例表现为脑出血(8例为成人),其他表现共10例。46例患者为右侧病变,32例患者为左侧病变。73例患者接受手术,69例患者接受随访。术后6例出现TIA,2例出现新发脑梗死,9例脑出血患者未再发生脑出血。32例患者接受血管造影复查,29例显示颅内外已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2例患者术后对侧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按复查血管病变是否存在对侧进展,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其中进展比例在本组为6.3%(2/32)。在进展组儿童及伴有家族史所占比例均为100%,与非进展组这两项比较P值分别为0.043和0.00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家族史的儿童患者可能是对侧进展的预测因素;手术后能建立明确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李德生咸鹏杨伟中刘鹏宗睿暴向阳张正善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单侧脑缺血脑出血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烟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Ⅰ,NFⅠ)合并烟雾综合征(moyamoya syndrome,MM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连续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NFⅠ-MMS患者,对其首发症状、首发年龄,血管病变的铃木分期等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随访期内症状进展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3,症状首发年龄3例在18岁以下,1例为23岁。首发症状中,2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1例表现为头痛,1例表现为脑梗死。4例患者的6侧病变铃木分期分别为,1期2侧,2期1侧,4期2侧,6期1侧。3例患者行血管重建手术,1例未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最短为10个月,最长为72个月,随访期内3例手术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NFⅠ-MMS大多好发于儿童时期,首发症状以脑缺血症状为主,血管病变程度可表现为铃木分期的各个阶段,血管重建手术可能对改善临床症状有帮助,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韩聪王莉段炼杨伟中任斌黄敏李斌咸鹏赵峰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成人烟雾病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EDAS)与联合血管重建术(combined bypass surgery,CB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行CBS治疗的50侧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CBS组),以2002年11月~2008年11月间行EDAS治疗的37侧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患者作为对照组(EDAS组)。CBS组所有患者均行单侧或双侧EDAS及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分支吻合术联合手术治疗,术中根据皮质血管照片分析皮质微血管密度,根据皮质微血管密度等级确定手术方案。术前、术后6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评估脑血流状况和手术血管重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在临床表现类型、术前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EDAS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颞浅动脉的平均流速(STAVm)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42.18±12.68)cm/svs(28.34±7.28)cm/s,P=0.041];STA的搏动指数(pulsationindex,PI)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62±0.62)vs(2.42±0.87),P=0.043]。CBS组术后6个月STAVm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53.67±11.48)cm/svs(26.83±8.46)cm/s,P=0.032];STAPI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24±0.58)vs(2.61±0.91),P=0.039]。术后6个月,CBS组的STAVm较EDA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53.67±11.48)cm/svs(42.18±12.68)cm/s,P=0.042],CBS组的STAPI较EDAS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24±0.58)vs(1.62±0.62),P=0.047]。EDAS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血管重建评估≥Ⅱ级占37.8%,CBS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血管重建评估≥Ⅱ级占48.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3)。结论 EDAS与CBS均能改善低皮质微血管密度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均可发生手术血管重建,但CBS�
吴绘段炼
关键词:烟雾病
儿童出血型烟雾病的损伤模式
2013年
目的分析儿童出血型烟雾病的损伤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2002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出血型烟雾病患儿,根据出血部位发生丘脑出血2例,非丘脑性脑实质出血(基底节和脑叶)3例,脑室出血21例。按照改良的Morioka分级对所有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的出血侧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and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hA-PComA)进行分级,并分析出血病灶分布模式与出血侧AChA-PComA分级及脉络膜后动脉分级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均发生1次出血。4例患儿合并动脉瘤,其中1例为大脑前动脉瘤,1例为脉络膜前动脉瘤,2例为脉络膜后动脉瘤;所对应出血类型均为脑室出血。AChA-PComA正常或轻度扩张阶段,非丘脑性脑实质出血比例最大(2/3,66.7%),脉络膜后动脉均未显影;AChA-PComA极度扩张和延长阶段,脑室出血所占比例最大(16/17,94.1%)(P<0.05),脉络膜后动脉均未显影;AChA-PComA未显影阶段,脑室出血比例仍最大(4/6,66.7%),其次为丘脑出血(2/6,33.3%),脉络膜后动脉均表现为极度扩张和延长(P<0.05)。结论儿童出血型烟雾病中出血类型主要为脑室出血;脑室出血患者相对其他出血类型AChA-PComA极度扩张和延长所占比例高;当颈内动脉在后交通动脉闭塞时即AChA-PComA未显影阶段,脉络膜后动脉均表现为扩张和延长。
刘鹏暴向阳韩聪李德生咸鹏杨伟中宗睿张正善段炼
关键词:儿童烟雾病脑出血血管造影术
烟雾病——我们尚处在认识的初级阶段被引量:5
2011年
烟雾病又称为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烟雾病在1957年由日本人首次报道,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第1个10年,学者们逐渐认识了这个疾病的梗概,较全面地了解了其临床特征;第2个10年,主要是寻找其发病原因,探索治疗方法;第3个10年,认识到该病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
段炼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