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10Y26)
- 作品数:1 被引量:42H指数:1
- 相关作者:乔林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42
- 2011年
-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月30日~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形成过程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诊断分析了该雾过程中的水汽、动力等条件;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该过程雾的性质主要为辐射雾,每天05:00~08:00最严重,整个过程分为3个时段,较严重的几天分别为1月31日和2月1,5,10日。该雾过程发生在中高纬处于纬向型环流背景下,西风气流平直,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华东地区基本上处于地面高压内的均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小,近地面风速小,有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风及湿度等各物理量分布均利于此次雾的发生,即:地面风速维持在1~3 m.s-1、低层辐散、负涡度及垂直上升运动弱是形成雾的动力条件;低层相对湿度大、温度露点差小,对流层中层相对较干;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性条件。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过程相比,此次雾过程以辐射雾为主,近地面风更小,相对湿度更大。
- 张恒德饶晓琴乔林
- 关键词:辐射雾
- 2009年2月上旬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的诊断分析
- 本文主要分析了2009年1月30-2月10日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发生的特点、性质及环流背景,并进行了水汽、动力等条件的诊断分析,还简要对比分析了该过程与2008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过程的差异。此次雾的性质主要为辐...
- 张恒德乔林饶晓琴
- 关键词:水汽
- 文献传递
- 2009年4月下旬北方大范围沙尘过程的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 本文利用卫星资料、实况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4月下旬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的成因,并对热力、动力及不稳定层结等条件作了物理量诊断,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北方大部地区植被覆盖差、无积雪、旱情持续...
- 张恒德宗志平张金艳
- 关键词:沙尘暴蒙古气旋高空急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