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60302)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3
相关作者:汤吉詹艳王立凤赵国泽蔡军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2篇电磁
  • 2篇电磁场
  • 2篇余震
  • 2篇汶川8.0级...
  • 2篇磁场
  • 1篇地电
  • 1篇电磁测深
  • 1篇电性
  • 1篇电性结构
  • 1篇短临
  • 1篇短临预测
  • 1篇应力触发
  • 1篇余震活动
  • 1篇深部
  • 1篇深部电性结构
  • 1篇同震效应
  • 1篇宁洱地震
  • 1篇强余震
  • 1篇汶川地震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3篇汤吉
  • 2篇肖骑彬
  • 2篇王继军
  • 2篇陈小斌
  • 2篇蔡军涛
  • 2篇王立凤
  • 2篇詹艳
  • 2篇赵国泽
  • 1篇王海涛
  • 1篇杜学彬
  • 1篇董泽义
  • 1篇姜辉
  • 1篇邓志辉
  • 1篇汪晓
  • 1篇王琼
  • 1篇徐光晶
  • 1篇徐建郎
  • 1篇刘小凤

传媒

  • 3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新疆地区主余震活动看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新疆地区1970年以来15次MS6.0以上地震作为源地震,MS4.0以上余震作为目标余震,对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在新疆地区存在问题,80%的源地震发生后,其ΔCFS正区目标余震数量少于负区目标余震数量;33%的源地震发生后,其正区目标余震数量远少于负区目标余震数量(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只有13.3%的源地震发生后,其正区目标余震数量远多于负区目标余震数量(前者是后者的2倍以上)。即使考虑源地震的震源深度、断层面走向、倾向和滑动角的不确定性因素,基本结果相同。在大多数震例中,发生在ΔCFS负区的目标余震数量多于发生在正区的目标余震数量,与地震静态应力触发模型不一致。作者进一步推论认为,基于应力、应变的增量变化进行地震短期预测是有局限性的。
姜辉邓志辉王海涛王琼路星
关键词:地震应力触发库仑应力余震
汶川8.0级地震前后电磁场的变化特征被引量:42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前后,距震中320 km甘肃陇南汉王地震台的地电阻率、大地电场、ELF电磁等多种观测手段捕捉到这次地震前后的异常信息.本文采用解析方法,着重探讨汶川8.0级地震前后观测到的电磁场变化特征,从电磁现象来探讨汶川M_s8.0地震发生前后,电磁场长、中、短、临期的异常特征和变化规律.自2003年以来甘东南地区及甘川交界发生4次5.0级以上地震,从空间上看,有从南北地震带中段的西北向西南方向移动的特点,强度逐渐增强,其中,文县5.0和两次岷县5.0级以上地震可以视为汶川8.0级地震的前震;从时间上分析,震前陇南汉王地震台观测到电磁场出现了长趋势变化和短临异常变化,其特征:①2003~2008年,ZD8B地电仪观测的N54°W、N85°E和N73°W测道地电阻率均显示出长趋势变化和短期变化;②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度‘S′’年变化率在有震年(异常年)是无震年(正常年)的两倍;③ELF电磁仪观测到了(0.5~39 Hz)频率段的电场、磁场在汶川8.0级地震及余震序列中异常变化分别比正常月份大1~5个数量级,并记录到电磁同震现象;④大地电场仪(ZD9A-Ⅱ)在汶川震前17个小时也记录到高频临震变化信息.
高曙德汤吉杜学彬刘小凤苏永刚陈彦平狄国荣梅东林詹艳王立凤
关键词:短临预测
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观测的电磁同震效应被引量:37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在武都汉王地震台及其附近地区进行了为期22d的余震序列电磁异常连续监测,观测到多次余震事件的电磁同震现象。通过与汉王强震台的地震记录数据比较发现,同震信号存在于所有的电场和磁场记录分量中,它们与地震波的到达同步,而不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出现。地震发生时的电磁辐射信号似乎在记录数据中有所显示,但是与地震波到达观测点时的电磁信号相比幅度要小得多。
汤吉詹艳王立凤徐建郎赵国泽陈小斌董泽义肖骑彬王继军蔡军涛徐光晶
关键词:汶川地震余震电磁场
宁洱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发震构造初析(一)被引量:10
2008年
在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区进行了宽频带(1000~1/4096Hz)大地电磁观测,采用了远参考道技术和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及区域电性结构方向,采用非线性共扼梯度(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实测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了与实测曲线拟合程度较高的反演模型。从二维解释结果可以看出:横向上,以12号测点为界,明显地划分为2个不同的电性分区,推测存在具一定延伸的断裂构造。纵向上,30km深度以上大致可分为4个电性层:1)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层(Mz—Cz),厚约1km。2)古生代沉积层(Pz),厚约5km。3)壳内高导层(HCL)。4)中、下地壳(MLC)。其中壳内高导层埋深在12号点左右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在12—13号点下高导层顶部存在壳内的滑脱构造。宁洱地震震源深度为5km,文中所推测的滑脱构造位于这一层位上。认为该滑脱构造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汪晓赵国泽汤吉肖骑彬陈小斌王继军蔡军涛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发震构造宁洱地震二维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