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047)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8
相关作者:王林和张国盛红雨郝云龙王哲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沙地
  • 9篇毛乌素沙地
  • 8篇臭柏
  • 4篇演替
  • 3篇演替阶段
  • 3篇不同演替阶段
  • 2篇生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匍匐
  • 2篇匍匐茎
  • 2篇RAPD
  • 1篇多态性
  • 1篇演替过程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含水量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遗传分化
  • 1篇幼苗

机构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浙江林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3篇王林和
  • 9篇张国盛
  • 6篇红雨
  • 5篇郝云龙
  • 4篇温国胜
  • 4篇王哲
  • 3篇梁小荣
  • 2篇刘海东
  • 1篇鲍甫成
  • 1篇李玉灵
  • 1篇黄荣凤
  • 1篇恩和巴雅尔
  • 1篇王敏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林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地区天然臭柏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臭柏种群的遗传分化,所用的18条引物对4个臭柏种群的55个样本扩增出12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0个,多态率达80.7%。种内的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6和0.428,种群内分别为0.232和0.347,基因多样性变化趋势为毛乌素沙地(0.258,0.386)>阴山山脉西部(0.258,0.376)>浑善达克沙地(0.231,0.345)>内蒙古贺兰山(0.184,0.281)。臭柏种群总的基因多样性(Ht=0.288),大于种群间的基因多样性(Hs=0.233)。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8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81.7%。臭柏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86,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918,4个种群之间有比较相似的遗传多样性,由于地理隔离,种群间也存在分化。
张国盛张小红王林和梁小荣温国胜红雨
关键词:臭柏RAPD遗传分化
生态系统熵量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熵是判断系统演化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对生态系统熵进行量化。在明确生态系统概念,总结热力学熵、统计熵与信息熵本质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信息熵进行归一化,并引入分系统概念,从而推导出生态系统熵量化公式。
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
关键词:生态系统
不同生境臭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06年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体是一个生态过渡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臭柏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臭柏(Sabina vulgaris.)的3个种群进行了研究.用11个随机引物扩增出129条清晰谱带,其中117条为多态性谱带。利用POPGENE3.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如下:(1)臭柏有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0.70%,各种群多态位点百分比在69.779,6~72.87%之间.(2)臭柏的种群间分化较小Gat=0.1872,81.389,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各种群的遗传一致度都在86.229,6.(3)聚类分析显示,生境相近的种群被聚到了一起,反映了臭柏种群的遗传分化和生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又利用Nei’s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臭柏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土壤总钾呈显著的负相关。
红雨王林和梁小荣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生态过渡带RAPD
臭柏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PRO、MDA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hysiological reaction and adaptability of natural Sabina vulgaris community to sandy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we determined physiological index of drought_resistance of S.vulgaris under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by colorimetry in TuKe of Mu Us Sand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succession, PRO and MDA contents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succession. The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the PRO contents among stages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of the SOD and POD activity is more significant among stages, but the CAT activity h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fourth successional stage, the contents of MDA and PRO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increase. All of them show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of damaged pla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hardnes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RO、MDA and protective enzymes activity show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 of SOD、POD activity with the change of MDA contents is significant. The decrease of MDA will increase protective enzymes activity which in the leaf. The response of the physiological index to the environment hardness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 is not similar. First, some damaged characters appeared in the fourth stage; second, some index are stable in the third stage. It indicated that the third stage is a stable period.
红雨王林和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臭柏演替阶段保护酶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定位监测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居群有性更新幼苗动态进行6年的连续调查。结果表明:臭柏幼苗苗高的年均生长率为24·69%,冠幅的年均生长率达到44·48%,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样方内幼苗总株数动态变化率均值31%,编号幼苗的平均死亡率8·88%,幼苗株数的增长大于幼苗的死亡,更新状况良好。幼苗高度大于20cm的死亡株数占总死亡株数的7·89%,幼苗的死亡率呈现出随着幼苗的高度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臭柏幼苗生长速度以高度大于20cm的植株最快,达到9·43cm·a-1,幼苗的生长速度与幼苗的高度级成正比。对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平均高度与冬季(11—3月)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夏季(6—8月)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冠幅与夏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幼苗的总株数动态变化率与冬季降水量和春季(4—5月)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编号幼苗的死亡率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张国盛王哲王林和郝云龙温国胜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臭柏气象因子
论生态系统的目的
2008年
在分析了目的论的演化、定义及其普遍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群落、种群、个体3个层次熵的变化,认为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其熵减小。
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
关键词:生态系统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有性更新的微生境特征被引量:11
2007年
在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Sabina vulgaris)群落内,按群落外貌特征设置5类样地,分别定义为乌柳灌丛林地(A)、乌柳+臭柏灌丛林地(B)、臭柏+乌柳灌丛林地(C)、臭柏灌丛林地(D)和乌柳被伐区(E),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有性更新微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臭柏幼苗的空间分布为非均匀式,幼苗多出现在乌柳灌林地下,并且呈现愈靠近树干基部幼苗数量愈多的空间格局。5类样地中共出现67种植物,并呈现从A样地向D样地植物种数量逐渐下降的趋势。A类立地内植物种类数最多,达到50种,其中喜湿的植物占2.7%,而D类立地最少,并且喜湿的植物退出,旱生植物占到50%。从A样方到D样方长达1.5 km的样带上,乌柳的株数依次减少,并在D样地完全消失。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数从A样方的17.4株/m2下降到D样方的0株/m2。环境变量的测定表明,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是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主要环境因子。E样地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增强,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株数从采伐前的17.4株/m2急剧下降到0.2株/m2,并且从采伐后每年没有新的更新幼苗出现。A样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具有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低,空气相对湿度、表土含水量、浅层地下水位高的特征,是臭柏有性更新最适宜的微生境。保护毛乌素沙地天然乌柳灌丛地是维持天然臭柏种群稳定,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
王哲张国盛王林和郝云龙王敏
关键词:臭柏微环境毛乌素沙地
臭柏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揭示天然臭柏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对沙地环境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性,对毛乌素沙地图克境内不同演替阶段臭柏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臭柏群落演替早期,叶片含水量较高,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渐降低,演替第Ⅲ阶段到演替第Ⅳ阶段,叶片含水量呈现较迟缓的下降趋势.在演替的进行过程中,臭柏的CHLa、CHLb和CHLa+b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演替第Ⅳ阶段达到最低水平,CHLa/b的含量在各阶段间变化不显著.演替第Ⅳ阶段,由于古老的固定沙地上形成较厚的结皮层,土壤变得相对紧密结实,不利于降水的渗入,导致土壤沙化,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叶绿素受到损伤.
红雨王林和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臭柏演替阶段叶片含水量叶绿素
臭柏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环境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在臭柏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总的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在进展演替阶段呈上升趋势,逆行演替阶段逐渐下降。0—5cm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变化不明显,上层5~30cm的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从土壤剖面来讲,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在逐渐的下降。随着进展演替土壤颗粒组成发生变化,砂粒含量趋于减少、粉粒和粘粒增多、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C/N下降,逆行演替阶段与其相反;臭柏群落的演替对有机质积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50cm土层内;物种丰富度、盖度与土壤粘粒、C、N、K、P呈正相关。由此可见,臭柏群落进展演替的系统内容与基质的改造和土壤发育密切联系,它们之间彼此影响,相互配合。
红雨王林和
关键词:演替土壤环境
毛乌素沙地臭柏匍匐茎蒸腾速率和水势的日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LI-1600稳态气孔计和压力室对臭柏匍匐茎的蒸腾速率和水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长在毛乌素沙地沙丘顶部、滩地、人工造林地的来源于同一上级枝的有不定根和无不定根匍匐茎,在午前有不定根匍匐茎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无不定根的高,午后则相反,但日平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没有差异(P<0.05)。无不定根匍匐茎的小枝(叶)水势比有不定根的略高,生长在沙丘顶部的臭柏,这种特征比滩地的明显。位于沙丘顶部臭柏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水势均低于滩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臭柏蒸腾速率主要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有效光幅射有关(P<0.01)。遭受切断干扰的有不定根匍匐茎,虽然能够维持其生命,但其水分生理特性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5),干扰1周后,蒸腾速率仅能达到对照的45%。
张国盛刘海东王林和李玉灵温国胜王哲
关键词:臭柏蒸腾速率水势毛乌素沙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