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W019)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韩鲁华秦艳萍储兆文孙新峰张亚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主题

  • 5篇叙事
  • 5篇文学
  • 3篇文学叙事
  • 2篇作家
  • 2篇文化
  • 2篇乡土
  • 2篇乡土叙事
  • 2篇小说
  • 2篇《古炉》
  • 1篇当代作家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心态
  • 1篇性爱
  • 1篇胸怀
  • 1篇叙事比较
  • 1篇叙事艺术
  • 1篇叙事者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思维
  • 1篇艺术思维方式

机构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商洛学院

作者

  • 10篇韩鲁华
  • 3篇秦艳萍
  • 1篇孙新峰
  • 1篇储兆文
  • 1篇黄元英
  • 1篇张亚斌

传媒

  • 4篇小说评论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乌鲁木齐职业...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殊视域下特殊时代的人性叙写——《古炉》与《铁皮鼓》叙事艺术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处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古炉》与《铁皮鼓》,却有着共同之处:以特异的叙事人物视角,叙写了特殊时代的生活,从民族的根性剖析上对所述时代进行深入的反思,在具有特异性、超现实性,以及世俗化、日常生活化的叙写中,将主题指向人性的深刻叩问。同时,又因其文化差异与艺术个性,体现出不同的叙事艺术特质:《古炉》以叙述者被动见证、生活还原叙事中,更注重于社会生活消解个人生活叙事,富有中国古典叙事的韵致;《铁皮鼓》则于以叙述者主动审视、个性张扬的叙事中,更强调个人生活中包含社会时代生活叙事。于比较中更可看出当代文学中国化叙事的确立与世界文学叙事之当代建构。
韩鲁华
关键词:《古炉》《铁皮鼓》
论贾平凹对城市文化的文学叙述被引量:4
2013年
贾平凹从1972进城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生活在西安城里,这20年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他文学想象的空间却全是乡村的,在这些乡村文学的空间里,城市至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未真正关心和审视过它。
储兆文韩鲁华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学叙述乡村文学文学想象乡下人
民俗元素与白居易诗歌的新境界
2013年
对民俗的发现使白居易在诗歌理论上实现了突破,其诗作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题材,特有的纵深度和厚重感,浓厚的生活味、巨大的亲和力和举重若轻的表现力,尤其是曝晒陋俗以针砭时弊,收到震聋发聩、刺心入髓的艺术效果。白居易为后人留下三千多篇诗文,他的诗歌描写风土民俗内容全面,范围广阔,反映了中唐社会的民俗风貌。白居易不是对风土民俗进行静态观察和平面记录,而是由表及里的深入开掘,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别出心裁的艺术结构,将风土民俗艺术化,并内化为诗作的重要元素,开创出诗歌创作的新境界。
黄元英
关键词:白居易诗歌民俗
乡土叙事中国民性批判主题的承续与发展——以贾平凹《阿吉》与鲁迅《阿Q正传》为例
2016年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叙事中,以乡土为主题的文学叙事是一条发展主线。贾平凹的乡土叙事是对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学乡土叙事的承续与发展,通过对《阿吉》与《阿Q正传》的分析,指出二人在国民性批判上的联系与区别;并说明贾平凹建构的国民性批判主题为当代乡土叙事的书写提供了独特经验,即贾平凹是站在宏大时代背景下从人生存本体出发来解析现实生活与文化心理性格,将国民性的批判融于现代人的人性、人情之中,并赋予其现实、历史、文化、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内涵。
潘靖壬韩鲁华
关键词:乡土叙事《阿Q正传》
《老生》叙事艺术三题被引量:2
2015年
自《废都》之后,贾平凹将创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长篇小说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犹如井喷泉涌般连续创作出版了《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等长篇佳作。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贾平凹的创作历程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贾平凹这几十年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建构民族化、中国式的文学叙事艺术之路,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
韩鲁华
关键词:叙事艺术《怀念狼》《废都》文学叙事叙事者民间叙事
地域文化与作家人生建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创作人生地域文化解读
2011年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陕西当代文学创作上的三座奇峰,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叙写中绕不过去的作家。他们何以如此呢?其间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们的人生建构,以及人生建构中他们所生存的地域文化作用,是生成他们文学创作情态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韩鲁华张亚斌
关键词:地域文化
柳青与赵树理合作化叙事比较——以《狠透铁》与《锻炼锻炼》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十七年"农村合作化文学代表性作家,柳青与赵树理的文学叙事,既具有着社会时代共性特征,亦存在着艺术个性特征。从叙事观念、叙事伦理、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立场等方面,对《狠透铁》与《锻炼锻炼》进行重新解读,不仅可见出他们的文学叙事的差异性,亦在重构他们合作化文学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韩鲁华
生命归结的时间意义——四部中外情爱小说结局的时间维度考察被引量:1
2013年
我们所要研讨的四部小说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废都》,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廊桥遗梦》,日本当代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虽然这四部作品出于不同的国度,年代上也存在着差异。
秦艳萍
关键词:情爱小说时间维度《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命当代作家
天地苍茫一片心 重炼浑朴古炉意——《古炉》十人谈
2011年
当代作家贾平凹叙写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小说《古炉》面世之后,在文学界和普通的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一些争议。如何来阅读和评判这部作品,可谓是见仁见智。更为重要的,也许是这部作品所引发的对于当代文学及其美学观念的思考。
韩鲁华
关键词:《古炉》
由现象所引发的思考——从接受角度看中外四部小说中的情爱问题
2015年
在文学创作及其接受中,凡涉及性爱描写的作品,就会引起强烈的争议。这涉及性爱描写的限度与我们接受的心理适应程度,以四部小说为例,性爱文学的限度和可能性是由于基于伦理道德的差异性而构建的艺术世界,因而充满争议。性爱文学及其表现与人类的胸襟紧密相连,人类有多大胸襟就会有多大的性爱艺术境界,也有多大容纳这类作品的心理精神空间。
韩鲁华秦艳萍
关键词:性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