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604)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文林张希王武军蔡开灿钟世镇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动脉
  • 4篇心脏
  • 3篇心脏外科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科
  • 3篇外循环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术
  • 2篇心内直视
  • 2篇心内直视手术
  • 2篇血管移植
  • 2篇血管移植物
  • 2篇移植物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体外循环技术
  • 2篇体外循环心内...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王文林
  • 6篇张希
  • 6篇王武军
  • 5篇蔡开灿
  • 1篇钟世镇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旁路术自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05年
王文林蔡开灿张希王武军
关键词:血管移植物冠状动脉旁路术自体血管移植供血CABGITA
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的设计与实验观察
2006年
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的基础,而其自身有许多不利因素。为消除其影响,非体外循环技术逐渐受到重视,而目前该技术主要局限于心外操作和介入治疗,心内直视操作很难完成。为保证心内直视手术可在无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完成,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手术装置。
王文林蔡开灿王武军张希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技术心脏外科介入治疗
胸部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
2005年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观察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肺动脉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和右前外侧小切口对肺动脉瓣显露不良。正中小切口中,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第3、4肋间的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均可显露肺动脉瓣。结论:右侧的胸部小切口不适于肺动脉瓣的显露,正中部位小切口和左侧胸壁切口可显露房间隔,但左侧胸壁切口无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因此,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和正中小切口是肺动脉瓣手术较为理想的入路。
王文林蔡开灿王武军钟世镇
关键词:胸部小切口肺动脉瓣体外循环手术切口X线检查
介绍一种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装置
2006年
王文林蔡开灿王武军张希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技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外科
心脏瓣膜置换的缝合技术被引量:2
2005年
心脏瓣膜置换有多年的历史,瓣膜的缝合方法也有多种类型,然而,现有的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均有一定的缺陷,新型的瓣膜手术缝线可以充分吸取现有缝合方法的优点,而除去其缺点,是比较理想的缝线。
王文林王武军张希
关键词:心脏手术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2005年
王文林蔡开灿张希王武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术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物
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垫片的设计与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垫片的使用进行设计并观察在心室切口中的缝合效果。方法:在5个游离猪心上模拟左心室壁切口,对多针头手术缝线中各种垫片的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并在左心室壁切口中使用带垫片的多针头手术缝线进行缝合,对心室壁切口缝合的效果、针孔处组织的撕裂程度以及垫片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根据置放垫片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设计出两类置放垫片的方式,在术中临时置放垫片的设计有利于防止针孔处组织的撕裂和出血的发生。结论:在使用多针头手术缝线时合理置放垫片,可以防止撕裂针孔处心脏组织,使多针头手术缝线的优点充分得到发挥。
王文林张希
关键词:垫片心脏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