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18603)

作品数:69 被引量:2,043H指数:26
相关作者:李凤民韩兴国李世清王俊熊小刚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草原
  • 13篇土壤
  • 11篇小麦
  • 10篇植物
  • 10篇半干旱
  • 10篇春小麦
  • 8篇水分
  • 8篇干旱
  • 6篇地膜
  • 6篇地膜覆盖
  • 6篇羊草
  • 6篇膜覆盖
  • 6篇灌丛
  • 6篇旱地
  • 6篇放牧
  • 6篇干旱地区
  • 6篇半干旱地区
  • 5篇群落
  • 5篇根系
  • 5篇灌丛化

机构

  • 32篇兰州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内蒙古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水利厅

作者

  • 18篇李凤民
  • 15篇韩兴国
  • 10篇李世清
  • 9篇熊小刚
  • 8篇王俊
  • 6篇李凌浩
  • 6篇陈全胜
  • 5篇祝廷成
  • 5篇宋秋华
  • 5篇王正文
  • 4篇白文明
  • 4篇王亚馥
  • 4篇李志孝
  • 3篇张步翀
  • 3篇孙国钧
  • 3篇鲍雅静
  • 3篇刘洪升
  • 3篇李书琴
  • 3篇邢更妹
  • 3篇潘庆民

传媒

  • 9篇植物生态学报
  • 9篇生态学报
  • 9篇草业学报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Chines...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3篇2005
  • 13篇2004
  • 19篇2003
  • 10篇2002
  • 5篇200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ffect of Limited Single Irrigation on Yield of Winter Wheat and Spring Maize Relay Intercropping被引量:10
2007年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2002/2003 cropping season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nd spring maize (Zea may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mited single drip irrigation on the yield and water use of both crops under relay intercropping in a semi-arid area of northwestern China. A controlled 35 mm single irrigation, either early or late, was applied to each crop at a certain growth stage. Soil water, leaf area, final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such as the thousand-grain weight, length of spike, fertile spikelet number,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and grain weight per spike were measure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leaf area index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irrigated and non-irrigated relay intercropping treatments and sole cropping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ield, yield components,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leaf area index in the relay intercropping treatments were affected by limited single drip irrigation during various growth stages of wheat and maize. The total yields in the relay intercropping treatment irrigated during the heading stage of wheat and the heading and anthesis stage of maize were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followed by that irrigated during the anthesis stage of wheat and silking stage of maize; so was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ccurred in most yield components between the irrigated and non-irrigated relay-intercropping treatments. The dynamics of the leaf area index in the relay-intercropped or solely cropped wheat and maize showed a type of single-peak pattern, whereas that of the relay intercropping treatments showed a type of double-peak pattern. Appropriately, limited single irrigation and controlled soil water content level could result in higher total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leaf area index, and improved yield components in relay intercropping. This practice saved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for irrigation and also increased the yield. Therefore, heading stage of wheat and heading and anthesis stage of mai
ZHANG Bu-ChongHUANG Gao-BaoLI Feng-Min
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2
2001年
内蒙古多伦县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也是生态脆弱带。该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通过对多伦县水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分析表明 ,灌溉用水是本地区的主要用水方式 ,占年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其水资源浪费也最为严重。鉴于此 ,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等具体措施 ,以期实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
白文明李凌浩宋世环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水资源水资源利用
祖厉河流域1:50000与1:250000比例尺DEM信息容量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以甘肃省祖厉河流域为实验样区,以1∶50 000 DEM为基准,运用比较分析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1∶250 000 DEM描述地表形态的精度特征。基本技术平台为ArcGIS 8.3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1∶250 000DEM所提取的流域各级河网、地面坡度、地面坡向3种因子与基于1∶50 000 DEM所提取的各因子相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损失,1∶50 000 DEM能较好地模拟真实的地面信息。研究成果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的规划和水土保持等应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慧明许宝泉李凤民阎天成孙国钧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比例尺地形因子
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0
2003年
耕作对黄绵土 (CalcaricCambisols,FAO)、灰褐土 (HaplicGreyxems,FAO)和典型褐灰钙土 (OrthicBrownChernozem)的土壤有机碳 (SOC)动态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黄绵土在开垦 5年内 0~ 2 0cm土壤有机碳损失了 77% ,损失速率为 2 .15t·hm-2 ·yr-1,其主要原因为水蚀和耕作侵蚀 .灰褐土在开垦后的 4 2年里耕层土壤的有机碳损失了 70 % ,损失速率为 0 .96~ 1.0 6t·hm-2 ·yr-1,主要为水蚀和有机碳的矿化分解 .196 0以后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 0~ 2 0cm耕层土壤有机碳损失了 11% ,损失速率为 0 .17t·hm-2 ·yr-1.192 0年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有机碳损失了 4 4 % ,损失速率为 0 .4 5t·hm-2 ·yr-1.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耕作和轮作体制的改善有效地阻止了风蚀的危害 ,并增加了进入土壤系统的有机物的量 .3种土壤轻组有机碳 (LFOC)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的变化趋势相似 :黄绵土和灰褐土在相应的时间内LFOC损失了 73%和 90 % ,192 0年和 196 0年开垦的典型褐灰钙土LFOC分别损失了 74 %和 70 % .3种土壤间LFOC和HFOC的分配比例不同也可能是造成黄绵土和灰褐土有机碳下降快的原因 .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
关键词: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黄土高原土壤侵蚀
半干旱黄土区苜蓿草地轮作农田土壤氮、磷和有机质变化被引量:73
2005年
大田试验研究了多年生苜蓿草地轮作农田 2年内的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和有机质变化 .结果表明 ,与苜蓿连作相比 ,苜蓿草地轮作成农田后 ,土壤N和有机质消耗增加 ,2年中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分别下降了 5 4 %和 1 9 5%、有机质下降了 4 6 8%和 2 8 2 % ,土壤全磷无显著变化 ;轮作提高了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及其活化率 ,土壤硝态氮含量 2年分别提高了 1 5 5%和 1 59 1 %、速效磷含量提高了 4 4 5%和4 8 0 % ,差异显著 .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有显著影响 .苜蓿草地轮作后第 2年 ,种植春小麦与种植玉米相比差异显著 ,种植马铃薯和休闲处理土壤养分变化幅度处于二者之间 .种植春小麦能够维持农田土壤肥力生长季平衡 ,种植玉米增加了对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磷的消耗 ,土壤养分含量出现季节性下降 ,C/N和C/P降低 .在半干旱地区多年生苜蓿草地向农田转变过程中 ,以轮作春小麦为宜 ,应避免种植玉米作物 ,以维持农田肥力平衡 .
王俊李凤民贾宇王亚军
关键词:草田轮作苜蓿土壤氮土壤磷轮作方式
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5
2001年
在年降水量 415mm的半干旱地区黄绵土上 ,以春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 ,研究地膜覆盖进程(包括不覆膜、播种后覆膜 30d、覆膜 6 0d和全程覆膜 )、底墒和施N对作物产量和N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增加底墒、地膜覆盖和施N均会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和吸N量 (α <0 .0 1) ,其影响顺序为N肥 >底墒 >覆膜 .覆膜对产量的效应因底墒、施N和覆膜进程而异 .从平均看 ,在低底墒时 ,各种覆膜处理产量虽有增加 ,但与不覆膜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而在高底墒时 ,以覆膜 6 0d的产量最高 ,以不覆膜最低 .由于覆膜和底墒影响作物产量和吸N量 ,因而也影响N效率 .在低底墒时 ,以不覆膜和覆膜 30d时N效率最高 ,而在高低墒时 ,30d、6 0d和全程覆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综合作物产量和N效率 ,全生育期覆膜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
李世清李凤民宋秋华王俊
关键词:旱地地膜覆盖作物产量半干旱地区
水分胁迫下春小麦根系吸水功能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对水分胁迫下不同根系大小的春小麦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对生长速度和根系功能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3个水分处理和3个根系大小处理,3个水分处理分别是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90% H ,50%~60% M 和30%~40% L .根系大小的处理是 1 大根系处理 B , 2 中根系处理 M 和 3 小根系处理 S .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小根系处理 MS和LS 的作物具有较高的WEUg、WUEdm、相对生长速度、根系功能效率和籽粒产量;在高水分处理中,上述参数的数值在大根系处理中相对较高.根呼吸耗C量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根呼吸耗C比例随作物的生长而呈同步增加的趋势,但实际耗C量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一时期作物的根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根呼吸耗C量,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存活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的根功能效率尚未达到最高值,作物产量仍有潜力可挖,通过适时补灌和减少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的比例和根系对同化产物的消耗量来达到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但不是长久之计.
刘洪升李凤民
关键词:水分胁迫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
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被引量:74
2002年
采取根系生物量梯度上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线外推法对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羊草 (Leymuschinensis)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在测定年度整个生长季的不同月份 ,该群落中根系呼吸量占土壤呼吸总量的比例在 15 %~ 37%之间 ,平均为 2 4%;根系呼吸所占比例较高的月份与根系生长的高峰期基本一致 ,均出现在 6月中旬和 8月上旬 ;上述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李凌浩韩兴国王其兵陈全胜张焱杨晶白文明宋世环邢雪荣张淑敏
关键词: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根系呼吸
旱农区春小麦根系生长冗余与碳平衡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利用McCree 1986 测定整株植物碳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半干旱区3个春小麦品种的籽实产量、根量、根冠比与碳平衡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地方品种和尚头较之现代品种有更大的根量和根冠比.同一品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根和茎叶CO2交换率 CER 波动幅度与水分条件正相关;在相同水分条件下不同品种间,品种和尚头波动幅度最大,品种定西-24次之,品种陇春-8139最小.从根和茎叶呼吸及日净碳获得量随水分供给条件的变化来看,品种和尚头和品种定西-24与品种陇春-8139相比在资源获取器官上存在着生长冗余,而且这种冗余也表现在生理代谢上,随水分条件的改善而增加.说明大根系品种在根系上存在着冗余,减少根系冗余可望成为半干旱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许宝泉张荣张大勇孙国钧
关键词:春小麦根系生长冗余碳平衡
内蒙古退化草原中与小叶锦鸡儿相关的小尺度土壤碳、氮资源异质性动态被引量:11
2006年
小叶锦鸡儿在内蒙古典型草原中有着广泛分布,从而对小空间尺度土壤资源异质性产生强烈影响。退化草原中小叶锦儿能够通过克隆生长形成灌丛斑块,不同大小斑块对应于其发育的不同阶段。因此,通过对与不同大小灌丛斑块相关的土壤机碳(SOC)、全氮(STN)空间分布状况的分析,能够推断内蒙古退化草原中、与小叶锦鸡儿相关的小尺度SOC与STN异质性态。结果表明:在内蒙古退化草原中,就0~5cm,5~10cm,10~20cm3个土壤层次,小叶锦鸡儿均导致了与灌丛斑块相关小尺上SOC与STN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且随着灌丛斑块的发育,这种异质性均不断增强,其中土壤表层0~5cm碳氮资源异质性的强最为强烈,表现在灌丛斑块内部相对于外部(或边缘)对SOC与STN富集程度均显著增加。这表明内蒙古退化草原中,随灌丛斑块自身的扩展,与小叶锦鸡儿相关小尺度上土壤碳氮资源空间异质性趋于增强。
熊小刚韩兴国
关键词:退化草原小叶锦鸡儿小尺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