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092)

作品数:24 被引量:530H指数:14
相关作者: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李志斌何英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耕地
  • 7篇粮食生产
  • 7篇GIS
  • 4篇遥感
  • 4篇预警
  • 4篇土地利用
  • 4篇粮食生产安全
  • 4篇基于GIS
  • 3篇东北三省
  • 3篇预警研究
  • 3篇土壤
  • 3篇粮食产量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有效态
  • 2篇生态
  • 2篇土壤有效
  • 2篇土壤有效态
  • 2篇土壤中微量元...

机构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3篇陈佑启
  • 20篇姚艳敏
  • 14篇李志斌
  • 14篇石淑芹
  • 10篇何英彬
  • 6篇张洁瑕
  • 4篇万利
  • 4篇郭斌
  • 2篇谭靖
  • 2篇唐鹏钦
  • 1篇许新国
  • 1篇杨阿强
  • 1篇余强毅
  • 1篇吴文斌
  • 1篇杨鹏
  • 1篇魏娜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光谱遥感土壤质量信息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8年
高光谱遥感具有波段多且光谱连续等特点,在土壤质量信息的监测方面,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能够实现对土壤特性的定量分析。总结了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土壤质量信息的方式和特点,以及影响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回顾了国内外基于遥感的土壤质量信息提取的定量研究,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魏娜姚艳敏陈佑启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
中国区域性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24
2008年
以东北地区为例,结合监测数据和农业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分别开展耕地数量变化对粮播面积的影响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各县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以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耕地数量增加了188.8×104hm2,总体呈北增南减趋势;②粮播面积增加了162.67×104hm2,高产区的粮食单产多呈上升趋势,中产区的粮食单产稳中有升,低产区各县的粮食单产有增有减,但多数仍呈上升趋势;③高产田的粮食单产和低产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粮食总产的增加;④东北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向吉林省集中,大豆、水稻、小麦向黑龙江集中,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明显。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李志斌何英彬
关键词:耕地粮食生产GIS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被引量:42
2009年
以京郊三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探讨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格局角度进行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遥感数据解译出1996和2005两期土地利用图;然后计算景观干扰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它们合成景观稳定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安全指数(ESI);最后,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安全指数进行空间化,并对生态安全指数的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各景观类型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的景观变化特征为建设用地景观持续增加、耕地景观大量减少,尤其以建设用地景观变化最快;(2)研究区的斑块数量、破碎度、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生态安全指数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局部区域的景观类型从1996年的零散分布发展至2005年的连片分布,整体生态安全强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增强;(4)生态安全指数值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到远郊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呈现出由低而高的变化趋势,其低值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扩大。表明生态安全指数能够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演变方向。
万利陈佑启谭靖张洁瑕
关键词:生态安全景观结构城市化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64
2008年
针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内涵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案,以综合区分区域的功能特点。在回顾以往土地利用区划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界定土地利用功能概念,即在区域土地资源背景调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功能评价,分析其现状、趋势及分异规律,进而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然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方案,即采用"3S"技术和列联表互斥矩阵分类方法,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内涵及分区原则,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与土地生态环境3个方面进行区域的划分。最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案实践性较强,有利于根据区域三大功能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供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划理论研究进行参考。同时,鉴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践中是否将二者分开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张洁瑕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关键词:土地利用功能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及系统被引量:5
2007年
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结合国土资源的实际,对现有的元数据内容和标准以及实现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综合比较,然后对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系统的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启发。
郭斌陈佑启姚艳敏
关键词:元数据
东北地区耕地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评价被引量:53
2008年
耕地质量是耕地各种性质的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本文参考已有的评价模式,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与耕地利用质量评价,并分别分析了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中耕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耕地自然质量大都处在中等或中上等水平,耕地投入水平基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中高产田的粮食单产与适当的社会经济投入有很大关系,而低产田的耕地自然质量对粮食单产具有较大影响。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有计划地开发并保护好有限的宜农荒地资源,是目前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最大潜力所在。本次研究为东北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为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李志斌何英彬
关键词:粮食单产GIS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小波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粮食产量变化的周期,并根据主要周期对未来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建国以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6年、9年、13年、18年和24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此外,根据小波方差发现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显著的9年、13年、18年和24年的主要周期,并以24年的周期尤为显著;最后综合5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无论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上,在未来几年内,黑龙江省将走出粮食增产时期,而进入粮食减产时期。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关键词:粮食产量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以吉林中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31
2007年
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着重从空间分布角度,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中西部地区耕地数量净增加了0.82×104hm2;②减少的耕地中,三等地减少数量最多,一等地减少量最少;增加的耕地中,五等地增加数量最多,一等地增加数量最少;③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了0.52×104t。其中耕地减少使本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9.09×104t,二等地和三等地的减少对粮食总产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分别占粮食总产减少总量的28.36%和44.82%。同时增加的耕地中,二等地的增加对粮食总产增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本区粮食总产增加量的44.53%;④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平衡。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李志斌何英彬
关键词:耕地变化耕地质量评价GIS
基于GIS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结合国内外粮食安全判定的相关指标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特点,选用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作为区域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的指标;从全国粮食安全层面考虑,确定了区域各预警指标的警限。为了综合反映东北三省的粮食生产安全状况,建立了综合各预警指标的粮食生产安全指数,并在各指标警限基础上得到粮食生产安全预警指数的警限。然后借助GIS建立空间处理模型,实现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和辽宁两省2000年粮食生产安全程度低于2003年,而黑龙江省则相反,其在2000年的粮食生产安全程度则高于2003年。东北地区的粮食贸易数据验证了该结论。
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石淑芹
关键词:粮食生产安全预警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被引量:90
2008年
分析研究当前区域性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变化格局和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东北地区为例,利用"3S"技术,着重应用GIS空间分析优势,首先分层次开展耕地自然质量评价、耕地利用质量评价与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分析耕地自然质量、耕地利用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研究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引起的耕地综合质量空间分布变化;然后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作物种植制度等方面,探讨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为本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李志斌何英彬
关键词:耕地变化耕地质量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