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08901000187)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静张晓辉黄怀球薛汝增冯佩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申克孢子丝菌
  • 2篇孢子丝菌
  • 2篇WISTAR...
  • 1篇真菌
  • 1篇受体
  • 1篇培养基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型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真菌
  • 1篇重度感染
  • 1篇孢子丝菌病
  • 1篇尾蚴
  • 1篇温度
  • 1篇囊尾蚴
  • 1篇菌病
  • 1篇TOLL样受...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分析
  • 1篇病原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省皮肤性...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薛汝增
  • 4篇黄怀球
  • 4篇张晓辉
  • 4篇张静
  • 3篇李美荣
  • 3篇冯佩英
  • 1篇席丽艳
  • 1篇陈荣章
  • 1篇赵静
  • 1篇钟毅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对临床常见侵袭性真菌识别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张静张晓辉黄怀球薛汝增
关键词:TOLL样受体病原真菌
Wistar大鼠带形囊尾蚴的鉴定和重度感染的病理分析
2011年
目的鉴定动物实验中Wistar大鼠所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和分析其感染特征。方法解剖检查正常条件下饲养的大鼠肝脏表面的囊泡,取囊中的虫体头节以10%甲醛及KOH溶液处理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寄生虫的形态学鉴定;并对所感染部位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生长状况良好,无明显异常体征,寄生的虫体鉴定为带形囊尾蚴;本次所解剖检查的Wistar大鼠对该虫的感染率高达85.7%,感染部位均为肝脏,感染虫体数目为5~120个不等,可见带形囊尾蚴早期和成熟期两种形态;肝脏病理虫体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被虫体占位的肝小叶结构正常,未见肝脏纤维瘤样变。结论 Wistar大鼠在饲养中易反复感染带形囊尾蚴,并能耐受重度感染,作为动物模型,一方面应严防该虫的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免疫应答的干预模型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研究。
张晓辉黄怀球钟毅冯佩英张静薛汝增李美荣陈荣章赵静
关键词:病理
温度和培养基在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培养基在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4株临床分离菌株分别接种于SDA、PDA、BHI、50mg/kg羊血BHI及5mg/kg GSBHI5种培养基平皿上,每种培养基接种5个平皿,分别置于25℃、35℃、36℃、37℃及38℃含体积百分数为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计算酵母细胞转化率。【结果】在38℃,平皿转化率为25%(只有1株菌发生了转化);在35℃和37℃时,平皿转化率分别是60%和85%;而在36℃时平皿转化率仅为45%。使用50mg/kg羊血BHI和0.5%GSBHI培养基培养,65%培养皿上的菌株发生了酵母相转化,使用BHI培养基培养,45%培养皿上的菌株发生了酵母相转化,而使用SDA和PDA培养基培养,只有20%培养皿上的菌株发生了酵母相转化。37℃时,有3株菌在BHI、50mg/kg羊血BHI和5mg/kg GSBHI培养基上的酵母细胞转化率均达到90%,1株菌在SDA、PDA和BHI培养基上的转化率均低于10%。【结论】温度是影响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转化的关键因素,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亦是影响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张静黄怀球薛汝增张晓辉冯佩英李美荣
关键词:申克孢子丝菌温度培养基
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发病过程,探讨其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实验条件。【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60只)和对照组(6只),在每只实验组Wistar大鼠背部皮肤选取两个接种部位:右背部及尾根部;制作申克孢子丝菌株SUMS0382的孢子悬液,并调整菌悬液浓度至孢子数为1×108/mL;在实验组Wistar大鼠的每个选取部位皮下注射孢子悬液0.1mL,造成实验性感染;对照组相应部位则注射8.5g/LNaCl溶液0.1mL。接种后12周内每日观察大鼠活力、体质量、皮损数量及直径,并于第2周、4周、8周分别取皮损组织行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结果】皮损在感染后第6天时开始出现,皮损数量及大小均在感染后第2周末达高峰。感染1周后,33%(20/60)的大鼠于接种部位出现皮损,感染2周后,90%(54/60)的大鼠于接种部位出现皮损,尾根部的皮损数目远大于右背部皮损数目。91%(49/54)大鼠的皮损表现为结节。19%(10/54)大鼠的皮损呈现反复的过程。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均符合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改变。【结论】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的发病过程反映了人类发病的自然病程,免疫正常Wistar大鼠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
黄怀球张静薛汝增张晓辉冯佩英李美荣席丽艳
关键词:WISTAR大鼠申克孢子丝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