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7JCZDJC10400)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姚素英高鹏常津李二茂李斌桥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带隙
  • 1篇低功耗
  • 1篇低功耗设计
  • 1篇电压
  • 1篇悬壁
  • 1篇图像
  • 1篇图像传感器
  • 1篇微悬臂梁
  • 1篇梁结构
  • 1篇流水线
  • 1篇流水线ADC
  • 1篇免疫传感器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机械
  • 1篇抗体
  • 1篇功耗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姚素英
  • 3篇常津
  • 3篇高鹏
  • 2篇李二茂
  • 1篇李双燕
  • 1篇王伟才
  • 1篇袁小星
  • 1篇朱天成
  • 1篇徐超
  • 1篇李斌桥
  • 1篇吴元庆

传媒

  • 2篇Journa...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PGMA磁微球的纳米机械免疫传感器的片上磁分离
2008年
应用具有磁性和抗体双重靶向功能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磁微球,设计出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借助微平面电感线圈,实现在液相环境中,加电流时磁微球吸附,去电流时磁性微球解析并重新分布,解决传统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的不足.着重研究片上磁分离机理,梁上微电感线圈结构,微磁场对磁微球的吸引,设计并优化出满足新型微悬臂梁式免疫传感器所需线长200μm、宽10μm、线间距厚10μm、1μm的钛金材料蛇形微平面电感线圈.通过生物磁分离实验,验证了设计及优化的结果,实现了用于生物分子分离的片上磁分离技术.
高鹏姚素英常津李二茂王伟才
关键词:免疫传感器
A high precision programmable bandgap voltage reference design for high resolution ADC被引量:1
2009年
A programmable high precision bandgap reference is presented, which can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for all technology corners while a traditional bandgap reference cannot.This design uses SMIC 0.18 μm 1P4M CMOS technology.The theoretically achievabl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is close to 0.69 ppm/°C over the whole temperature range.
朱天成姚素英李斌桥
关键词:高分辨率ADC电压带隙
用于百万像素级CMOS图像传感器的10位50MS/s流水线ADC设计(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噪声和不匹配是流水线ADC中的重要误差源,采用Matlab软件对它们进行了计算和系统仿真.为了在没有降低表现的情况下控制功耗,采用了相同结构放大器共用相同的偏置电路技术,并且采用了共源共栅补偿技术来降低功耗.还设计并且测试了一个可用于大像素规模CMOS图像传感器系统的10位50MS/s流水线ADC原型.根据测试结果,当采样频率为50MHz时功耗仅为42mW,SINAD为45.69dB.设计在表现和功耗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朱天成姚素英袁小星李斌桥
关键词:流水线ADCCMOS图像传感器低功耗设计
编码悬浮微块片上多组分并行免疫检测的方法
2011年
采用热压印光刻技术制备了一种多金属构成、带数字标识图形的悬浮微块,其中的镍层与金层可分别实现微块的磁控靶向与生物探针的联接。借助微块表面的数字微通孔标识符号,实现了微块的生物探针编码;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标记编码的悬浮微块,通过悬浮微块的多组分并行免疫荧光检测,实现了微块的生物探针解码及生物分子的定量检测。这种编码的地址数取决于微块表面的微通孔数,理论上可以成千上万。因此,表面经过生物探针修饰的悬浮微块是建立生物分子编码库的理想途径,可作为基于高通量悬浮阵列技术的免疫分析平台。
高鹏吴元庆徐超常津
基于微悬壁梁结构及抗体-微磁球技术的生化免疫传感器的设计与优化(英文)
2008年
针对能从大量待检测的生物分子群中,高分辨性及量化检测出某种特异性生物分子的新型免疫传感器的研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完整的理论数学模型,设计仿真出这种基于悬壁梁结构及抗体-微磁球技术的新型生化免疫传感器,同时实现传感器的可复用性.特别是,此种免疫传感器很容易通过微细加工技术进行批量生产.执行控制电路、读出电路及传感器利用CMOS技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实现片上集成微系统.针对U型悬壁梁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合经典力学的悬壁梁静态应力分布及考虑1/f噪声、白噪声,推导出了U型悬壁梁结构所需的传感器灵敏度、最小感应力,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应用ANSYS、matlab、femlab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设计仿真出悬臂梁表面的微电磁场分布规律.从而得到实现抗体-微磁球技术所需的微电感线圈结构.
高鹏姚素英常津李二茂李双燕
关键词:微悬臂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