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1CFXJ05)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洪芳陈俊洁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劳动关系
  • 1篇执法
  • 1篇执法体制
  • 1篇失位
  • 1篇统合
  • 1篇自治
  • 1篇解雇
  • 1篇解雇保护
  • 1篇劳动关系调整
  • 1篇劳动合同
  • 1篇劳动合同期
  • 1篇劳动合同期限
  • 1篇劳动者
  • 1篇劳动执法
  • 1篇合同
  • 1篇合同期
  • 1篇合同期限

机构

  • 3篇山东管理学院

作者

  • 2篇洪芳
  • 1篇陈俊洁

传媒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政法论丛
  • 1篇人民论坛(中...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劳动执法体制功能的失位与重塑被引量:7
2015年
劳动法存续的利益基础决定着它必须将私法性规范与公法性规范驾驭在同一法律体制之下,达到公私双赢。我国现有的两套劳动执法体系便是为贯彻劳动法的这一目的而设定的。然而实践中,这两套体制却存在功能上的失位:以劳动仲裁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没有有效发挥其私权救济功能,以劳动监察为核心的劳动行政执法制度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公权救济功能。重塑劳动执法体制的功能是必要的,也是国际劳动公约对我国劳动立法和执法体制的要求。
陈俊洁
关键词:执法体制劳动关系
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转型被引量:3
2014年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所有问题。国家统合模式不给社会以成长的空间,无法通过社会这一道屏障,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一旦劳动关系调整出现大的问题,必然会影响政权的稳固。因而,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必须向协约自治模式转型。
洪芳
劳动者职业稳定权视野下的解雇保护被引量:4
2013年
重构我国劳动合同的期限与解除制度的内在逻辑。定期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坚持合同必须信守的原则,非有紧急的重大事由,任何一方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将解雇保护限定在无定期劳动合同的范围内,适当降低解雇难度,打消雇主劳动关系凝固化的疑虑。加大违法解雇的处罚力度完善解雇的程序性保护。
洪芳
关键词:解雇劳动合同期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