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306)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唐俊明杨建业孔霞王家宁黄永章更多>>
相关机构: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郧阳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干细胞
  • 7篇间充质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5篇血管
  • 4篇蛋白
  • 4篇迁移
  • 4篇细胞衍生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4篇基质
  • 4篇基质细胞
  • 4篇基质细胞衍生...
  • 4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内皮
  • 3篇激酶
  • 3篇梗死
  • 2篇蛋白激酶
  • 2篇蛋白激酶C

机构

  • 8篇郧阳医学院附...
  • 5篇郧阳医学院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太和医院

作者

  • 11篇唐俊明
  • 9篇杨建业
  • 8篇黄永章
  • 8篇王家宁
  • 8篇孔霞
  • 7篇郭凌郧
  • 7篇郑飞
  • 3篇张蕾
  • 2篇陈龙
  • 1篇杨伟
  • 1篇陈亮华
  • 1篇李茜
  • 1篇王新均
  • 1篇张迎春
  • 1篇刘春风
  • 1篇李雅彬
  • 1篇安庆宝
  • 1篇王辉
  • 1篇张娟
  • 1篇郭凌陨

传媒

  • 3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介导机制及心血管疾病干细胞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一个更好的治疗策略就是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动员BMDCs靶向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配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具有调控干细胞迁移及归巢的作用。近来,国内外以SDF-1/CXCR4轴为靶点探索SDF-1介导的干细胞动员迁移到损伤组织部位作了大量研究。该文就SDF-1/CXCR4轴在干细胞动员迁移到损伤部位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尤其SDF-1/CXCR4轴介导的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景简要综述。
李雅彬唐俊明
关键词:干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血管新生心肌梗死
不同转染方式对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方法:将纯化的GFP重组腺病毒分别用单次转染和多次转染两种不同方法转染MSC,观察其感染效率和GFP表达水平。结果:培养的MSC呈CD90和CD105强阳性,且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单次转染和多次转染P3代MSC都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单次转染在80MOI时转染效率最高,而多次转染在20MOI时转染效率即已达90%。结论:建立稳定、高效表达Ad-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体系,为MSC的标记及示踪奠定基础。
孔霞郭凌郧张蕾郑飞杨建业黄永章唐俊明王家宁
关键词: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MSCs标记(CD45、CD34、CD90、CD29)以及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潜能,鉴定其特征。MTT法分析不同浓度bFGF对MSCs增殖的影响,确立最佳浓度bFGF诱导MSCs增殖的时间特征,分别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酶C、蛋白激酶C、钙通道和钙泵选择性抑制剂等处理P3MSCs后,观察其对bFGF介导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的MSCs表现CD90、CD29强阳性,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bFGF诱导MSCs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特征,5.4×10-4mol/L bFGF作用48 h时MSCs增殖达峰值;磷脂酶C阻断剂U73122、钙通道阻断剂和选择性蛋白激酶C阻断剂等明显抑制了bFGF所介导的MSCs增殖效应;尤其是非选择性PKC抑制剂Straurosporine、钙泵选择性抑制剂thapsigargin以及蓝尼定受体抑制剂Ryandoine均抑制bFGF所诱导的MSCs增殖。结论:bFGF通过Ca2+/PKC/Erk1/2途径促进MSCs的增殖。
祝颖阮冰汪一品李茜李茜孔霞唐俊明杨建业王家宁郭凌郧黄永章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蛋白激酶C
VEGF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促进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5
2010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经典的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通过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标记(CD45、CD34、CD90、CD29)等鉴定MSC特征;以培养的第3代MSC(P3MSC)为实验材料,采用MTT法分析20ng/ml的VEGF作用12、36、72小时对MSC增殖的影响;随后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阻断剂50μmol/L PD98059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阻断剂30μmol/L SB203580等分别处理P3MSC,观察VEGF是否通过p38MAPK或ERK1/2途径影响MSC的增殖。结果表明:培养的P3MSC表达PDGFR-α、PDGFR-β和NRP1,不表达VEGF-R(Flk1和Flt1)。P3MSC呈现CD90(96.7%)和CD29(94.6%)强阳性以及CD34(0.79%)和CD45(0.84%)阴性特征,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20ng/ml VEGF作用于MSC后,随着时间的延长,MSC增殖也逐渐增强,在72小时达峰值。在50μmol/L PD98059或30μmol/L SB203580处理后,VEGF所介导的MSC增殖效应被阻断,且在对照水平以下。PD98059阻断效应明显强于SB203580的阻断效应。结论:VEGF可能主要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调节MSC的增殖。
孔霞郑飞郭凌郧杨建业张蕾唐俊明黄永章王家宁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PKC途径促进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索PKC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P3MSC为实验材料,利用Tanswell体外迁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VEGF对MSC迁移的影响,在Straurosporine、G06976、Pseudo Z等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剂的干预下观察VEGF对迁移的影响。结果:MSC体外迁移能力随VEGF浓度(0.1,1,10,20,50 ng/mL)的递增而逐渐增强,20 ng/mL浓度时,MSC迁移到滤膜上的细胞数接近于峰值;Straurosporine、G06976、Pseudo Z对MSC迁移均有影响,其中Straurosporine、Pseudo Z对MSC迁移阻断的效应最显著。结论:VEGF所介导的MSC迁移与蛋白激酶C信号途径有关,且PKC-ζ途径可能处于中心环节。
李雅彬张金平姚伟王辉唐俊明杨建业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迁移蛋白激酶C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经典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用流式细胞术鉴定MSC表面标志特征。收集MSC条件培养液(MSC-CM),过表达基质细胞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MSC条件培养液(Ad-SDF-1-MSC-CM),以2%FBS-DMEM、15%FBS-DMEM培养液为对照,将MSC-CM、Ad-SDF-1-MSC-CM等条件培养液加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CRL1730)作用24 h后,用MTT法检测CRL1730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划痕法和黏附模型评价MSC-CM对CRL1730细胞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SC-CM相比,Ad-SDF-1-MSC-CM处理的CRL1730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加入阻断剂AMD3100后,MSC-CM所介导的促增殖效应明显降低。MSC-CM、Ad-SDF-1-MSC-CM促进CRL1730细胞的迁移,AMD3100明显抑制其所介导的CRL1730细胞迁移。与MSC-CM相比,Ad-SDF-1-MSC-CM处理的CRL1730细胞黏附能力明显增强,AMD3100能显著降低其增强CRL1730黏附能力的作用。结论:MSC-CM对CRL1730细胞的促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SDF-1密切相关。
郑飞李霞张蕾孔霞郭凌陨杨建业黄永章唐俊明王家宁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迁移
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因子受体表达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因子受体表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经典的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通过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分析其表面标记(CD34、CD90、CD29)等鉴定MSC特征;以P1-P17MSC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PDGFR、VEGFR和NRP1的表达。利用Transwell体外迁移体系初步探索VEGF在MSC迁移中的作用,同时利用MTT法评价VEGF对MSC增值的作用。结果:培养的MSC呈现出CD90、CD105强阳性,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强表达PDGFR-β和NRP1、不表达VEGFR(Flk1和Flt1)和PDGFR-α,VEGF促进了MSC的增殖和迁移。结论:VEGF可能通过PDGFR-NRP1促进了MSC的增值和迁移。
刘春风陈亮华杨伟唐俊明杨建业王家宁孔霞郭凌郧郑飞黄永章
关键词:中胚层细胞培养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基因转移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初步探索在活体状态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以MSC为实验材料,将纯化的hSDF-1α重组腺病毒100!l加入单个散在分布的MSC培养基中,分别于转染后1,2,3d观察MSC迁移的变化。随后于hSDF-1α重组腺病毒转染MSC后12h,以50"nmol/L渥曼青霉素,10#mol/LLY294002,50$mol/LPD98059,10%mol/LU73122,0.1g/LAMD3100以及50nmol/L维拉帕米等分别处理MSC,观察转染SDF-1的MSC迁移的信号机制。结果转染SDF-1重组腺病毒的MSC呈聚集的集落样生长,渥曼青霉素、LY294002、PD98059、U70312、AMD3100、维拉帕米等处理后,MSC聚集的集落样生长趋势明显降低,尤以U73122、AMD3100对其阻断效应最为显著。结论SDF-1促进了MSC的迁移,其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和蛋白激酶C(PKC)等信号分子有关。
王一平唐俊明郭凌郧孔霞杨建业陈龙黄永章王家宁
关键词:腺病毒间充质干细胞迁移
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h,将1×1010PFU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wk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CD133和CD31的表达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结果:注射在心肌梗死部位的Adv-SDF-1高表达,促进了CD133和CD31阳性细胞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增加了心肌梗死部位毛细血管的密度(Ad-SDF-1组与模型组和Ad-LacZ组相比:32±4vs15±2,16±3,P<0.05),保护并促进了心肌再生,从而缩小梗死区域面积,心室壁的厚度和弹性增加;心室胶原含量减少[Ad-SDF-1组与模型组和Ad-LacZ组相比:(41±3)%vs(78±8)%,(76±7)%,P<0.05],延缓心室重构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结论:SDF-1过表达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的血供,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王杨张娟唐俊明杨建业王家宁孔霞郭凌郧郑飞黄永章
关键词:腺病毒科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h,将1×1010PFU 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梗死部位胶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AdV-SDF-1组心室壁明显增厚,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心室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改善。结论SDF-1过表达通过抑制心肌梗死部位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延缓心室重构,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安庆宝郭凌郧孔霞黄永章郑飞王家宁
关键词:腺病毒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