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0911MS29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翠霞李杰潘忠勉杨枝创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缺血
  • 2篇缺血缺氧
  • 2篇缺氧
  • 2篇力竭
  • 2篇力竭性运动
  • 2篇大鼠心肌
  • 1篇预适应
  • 1篇运动预适应
  • 1篇力竭运动

机构

  • 2篇广西体育高等...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潘忠勉
  • 2篇李杰
  • 2篇李翠霞
  • 1篇杨枝创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缺血缺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安静对照组常规饲养2周,不游泳;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及力竭性运动后48 h组每天均进行一次负重性力竭性游泳,连续2周。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在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力竭性运动后48 h组在运动后48 h处死大鼠取材并进行HBFP染色。结果力竭性运动的两组均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缺氧区域;心肌纤维着色均不均匀,细胞质内有较多斑点状或者片状的大红色缺血缺氧区域;力竭性运动后48 h组缺血缺氧面积及光密度值(MOD)均大于力竭性运动后即刻组(P<0.05),而安静对照组缺血缺氧面积和MOD均为0。结论力竭性运动可以诱发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可以出现延迟性加重。
潘忠勉李杰李翠霞杨枝创
关键词:力竭性运动心肌缺血缺氧
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大鼠心肌形态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模型大鼠心肌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组3组,每组大鼠15只,分组与处理方案: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常规饲养两周后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游泳,直至力竭;②运动预适应组: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1次,每天游泳15min,休息5min,重复3次,6d/周,持续2周,在2周后与力竭性运动组同时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游泳,直至力竭;③对照组:常规饲养,无干预。3组同时取材进行HE和HBEP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结果:HE染色发现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横纹出现断裂与水肿,运动预适应组明显减轻。HBEP染色发现,运动预适应组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力竭运动组明显少,心肌纤维细胞胞质内有散在淡红色斑点,只有少数密集成若干片状红色缺血缺氧部位。此外,力竭性运动组缺血缺氧面积以及平均光密度(MOD)明显高于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能降低力竭性运动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翠霞潘忠勉李杰
关键词: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心肌缺血缺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