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自然科学基金(CK030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婷婷唐永凯夏德全王光花俞菊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莱阳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无锡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根据其他鱼类DMRT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利用RT-PCR扩增了雌雄奥利亚罗非鱼的DMRT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在雌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片段,分别命名为DMO,DMRT1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 cNA系列的同源性为61.78%,氨基酸同源性为86%,说明了DMRT基因存在性别差异。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等鱼类DM保守区相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100%,这充分显示了DM-RT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
- 唐永凯王光花吴婷婷
-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DMRT1基因
- 奥利亚罗非鱼DMO cDNA的分离和克隆被引量:3
- 2005年
-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测定了奥利亚罗非鱼DMOcDNA的全序列。得到1571bp[不含poly(A)]的全长cDNA,包括148bp5’非翻译区,1230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193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409氨基酸,与尼罗罗非鱼DMO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为96.3%,表明DMO在同一物种中差别较小。而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鼠,人等动物的DMRT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25.7%,25.8%,24.3%,29.7%,22.5%,22.0%,这说明DMO和DMRT1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基因。
- 唐永凯俞菊华夏德全王光花李建林吴婷婷
- 关键词:快速扩增CDNA末端DMRT1DMO奥利亚罗非鱼
- 奥利亚罗非鱼DMO蛋白结构和功能预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奥利亚罗非鱼DMO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DMO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和功能域预测分析,探讨了DMO的信号肽、亲/疏水性、跨膜拓扑结构、卷曲螺旋结构、基序、功能域及高级结构。结果:DMO在第1-17,39-113,153-301,372-410区段为高亲水性区域,属亲水性基团,具有两个螺旋卷曲区域,97-112,155-168氨基酸区域,没有信号肽,含有两个跨膜结构域,发生跨膜运动;DMO包含两个保守的DM-domain和DNA锌指结构等功能结构域;DMO含有1个亮氨酸拉链结构(21-42),7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9-51,184-186,191-193,235-237,270-272,294-296,333-335),5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89-192,225-228,227-230,231-234,233-236),1个cAMP-andcGMP-依赖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296-299)10个肉豆蔻酰化位点(59-64,121-126,125-130,129-134,135-140,301-306,304-309,307-312,310-315,350-355);DMO蛋白含有27.38%的α-螺旋,8.8%的β-转角和53.79%的无规卷曲;DMO的高级结构中含有两个α-螺旋区域。结论:DMO蛋白与性别调控有关,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且其生物活性可能接受信号途径中多种信号的调控,这为进一步研究奥利亚罗非鱼DMO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明确DMO基因与性别调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曹谨玲陈剑杰吴婷婷
- 关键词:DMO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功能性别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