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80144)
-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云兰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中国古代童蒙读物的教育遗产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童蒙读物教育遗产价值的研究也折射出我国当下保护教育遗产的诸多问题,主要是教育遗产的保存、继承和发展,教育遗产的扬弃以及教育遗产价值的重新发掘等。
- 杨云兰
- 关键词:教育遗产历史价值
-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生活状态之变迁与反思被引量:2
- 2012年
-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生活水平历经了几个阶段变迁。从民国初到抗战时期再到抗战结束后,教师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绝大多数教师甚至处于生活穷困潦倒境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以及起伏不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脱离不了民国时期恶劣的政治环境。由此说明,中学教师生活保障除了薪俸制度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外,更多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稳步发展的经济环境,以及文明进步的政治环境。
- 杨云兰
- 关键词:中学教师
- 由“入园难”引起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思考
- 2011年
- 当前幼儿"入园难"这一社会现象折射的主要问题是,长期地方分权的分级分类管理教育财政体制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幼儿园两极分化严重以及日益显现的教育不公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突出学前教育的义务性、服务性、教育性,使学前教育成为适龄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其次,政府要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科学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再次,制度化的学前教育财政体系则是推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 杨云兰
-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财政
- 古代私学“师徒”关系刍议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古代私学中,“师徒”之间存在“事师若父”“言传身教”等关系,这既体现了古代礼制社会的师道尊严,也反映了深厚的师生之谊,具有教学相长、相互砥砺的教育优势。
- 杨云兰
- 关键词:师徒言传身教
- 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童蒙读物的价值
- 2013年
- 摘要: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教材编写经验价值以及文献价值,但在当下要辩证看待古代童蒙读物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 杨云兰
- 关键词:辩证
- 中国古代童蒙文献在教育史课程中的教学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珍贵的教育学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文献价值。结合教育史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童蒙经典阅读式"这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发掘作为经典、原典的古代童蒙文献的教学价值,使学生不仅获得系统知识,还能提高其自我学术探索能力。
- 杨云兰
- 关键词:教学价值
-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收费政策发展路径与反思被引量:2
- 2016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收费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总的路径是:高等教育从"免费"转为"收费",普通高中由"收费"到"高择校费"再到"限费",义务教育则由"收杂费"最终走向"免学杂费"。总结和反思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收费政策沿革的经验和问题,对促进今后中国教育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 杨云兰
-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收费
-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财政体制发生的重要变革,不仅健全了地方教育经费管理机构、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能力,还确定了各类中学的主要教育经费来源。这一时期中学教育财政的许多法律法规很难真正实行,相关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同时,地方教育财政各自为政,中学教育地区差异不断扩大,中学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总结其中经验和教训表明,中学教育财政发展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直接制约中学教育平衡发展的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支付能力;强化负责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中央教育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从制度上保障中学教育财政的整体实现能力。
- 杨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