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143)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孙建平马琳璞翁家宝林婷黄小珠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光致
  • 7篇荧光
  • 7篇纳米
  • 6篇荧光寿命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乙炔
  • 5篇光学
  • 5篇光致发光
  • 5篇发光
  • 5篇苯乙炔
  • 4篇性能研究
  • 4篇纳米复合材料
  • 3篇聚对苯
  • 3篇聚对苯乙炔
  • 3篇光物理
  • 3篇光物理性能
  • 3篇光学效应
  • 2篇电子转移
  • 2篇丁氧基

机构

  • 15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孙建平
  • 10篇马琳璞
  • 8篇翁家宝
  • 7篇林婷
  • 4篇黄小珠
  • 3篇程云涛
  • 3篇欧阳志斌
  • 1篇周小波
  • 1篇吴洪才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半导体光电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原位强碱诱导下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纳米二氧化钛(PMOCOPV/TiO2)光电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了在纳米TiO2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PMOCOPV/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收强度提高。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MOCOPV/TiO2是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粒子,直径约30 nm,其中PMOCOPV包覆层的厚度约为8-10 nm。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大发射波长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发生红移,荧光寿命约为1 ns,且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得到显著提高,并通过PMOCOPV/TiO2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激子离化和电荷传输过程以及复合材料中的电势能级探讨了PMOCOPV/TiO2的荧光量子效率和荧光强度增加的机理。
孙建平翁家宝程云涛林婷黄小珠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光物理性能荧光寿命
聚对苯乙炔/Eu(phen)_2Cl_3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光学性能
2011年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二元稀土配合物Eu(phen)2Cl3(PMO-COPV/Eu(phen)2Cl3)杂化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Eu(phen)2Cl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Eu(phen)2Cl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得到提高,Eu(phen)2Cl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
孙建平马琳璞林婷
关键词:杂化材料光学性能
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的光致电子转移效应
2010年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Y_2O_3:E^(3+)(PMOCOPV/Y_2 O_3:Eu^(3+))纳米复合材料。红外光谱证实了在Y_2O_3:Eu^(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COP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PMOCOPV/Y_2O_3:Eu^(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寿命得到增强,Y_2O_3:Eu^(3+)与PMOC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得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根据E_g与入射光子能量hv的关系,拟合了PMOCOPV/Y_2O_3:Eu^(3+)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E_g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x^((3)),结果发现与PMOCOPV相比,PMOCOPV/Y_2O_3:Eu^(3+)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进一步说明PMOCOPV与Y_2O_3:Eu^(3+)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孙建平马琳璞林婷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光致电子转移
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
2012年
以4-(4′-硝基偶氮苯)-1-萘酚、4-氯正丁醇和3-噻吩乙酸为原料,通过脱氯化氢反应、酯化反应和化学氧化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推拉电子结构的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噻吩衍生物(PATh4)。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1H-NMR)对PATh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PATh4的热稳定性较好,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04℃,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75℃;其X射线衍射(XRD)曲线呈现宽的漫反射峰,说明PATh4是非晶态结构;PATh4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在二甲基亚砜中其荧光光谱呈现两个明显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40 nm和698 nm,对应的荧光寿命分别为9.5×10-10s和5.7×10-9s。
孙建平周小波欧阳志斌马琳璞
关键词:偶氮苯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Z-扫描法研究PMOCOPV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分光光度计对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的光学禁带宽度(Eg)进行了研究,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PMOCOPV的Eg为2.09 eV。采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PMOCOPV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表明,PMOCOPV为自散焦介质,其非线性折射率为-3.82×10-7esu,非线性折射系数为-9.63×10-14m2/W,非线性吸收系数为1.27×10-7m/W,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8.58×10-18m2/W。
孙建平
关键词:Z-扫描非线性光学
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对羟基苯甲醚和溴代烷烃为原料,采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合成了四种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衍生物(ROPPVs),分别为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PMOBOPV)、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PMOMBOPV)、聚(2-甲氧基-5-己氧基)对苯乙炔(PMOHOPV)和聚(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COPV)。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研究表明,不对称ROPPVs在三氯甲烷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利于成膜;它们都为非晶态聚合物,在400~550nm均存在显著吸收;不对称ROPPVs热稳定性良好,PMOBOPV、PMOMBOPV和PMOCOPV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200℃,PMOHOPV起始分解温度为360℃。荧光光谱研究表明,不对称ROPPVs是一类具有优良光致发光性能的强荧光共轭聚合物材料,荧光发射峰都位于640nm,荧光寿命都在1ns左右。
孙建平林婷翁家宝黄小珠程云涛
关键词:热稳定性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的光致变色性能与非线性光学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对硝基苯基重氮氟硼酸盐和聚酰胺酸进行重氮偶合反应,再经过酰亚胺化反应,合成了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非线性光学材料(NLOPI)。在室温下测试了NLOPI的光敛变色性能,研究了激光作用时间和激光功率密度对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波长为532 nm的YAG激光作用下,随着激光辐射时间的延长和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NLOPI在360nm处的吸收增强,而在500 nm处的吸收减弱。采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 NLOPI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表明,侧链含偶氮苯发色团的聚酰亚胺为自散焦介质,其非线性折射率n_2为-1.62×10^(-7)esu,非线性折射系数γ为-4.04×10^(14)m^2/W.非线性吸收系数β为3.98×10~8m/W,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χ^(3)为3.41×10^(-18)m^2/W。
孙建平吴洪才
关键词:光致变色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Z-扫描
聚对苯乙炔二元共聚物P(DHOPV-co-MOBOPV)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合成一种可溶性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二元共聚物聚(2,5-二己氧基对苯乙炔-co-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P(DHOPV-co-MOBOPV)]。研究表明,P(DHOPV-co-MOBOPV)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强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 nm;当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和6:1时,共聚物分子链有序性强规整度高,具有一定的结晶性能,而双氯苄的物质的量比为3:1时,共聚物为非晶态结构;热分析研究发现,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3:1和6:1时,共聚物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140℃、158℃和129℃;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和3:1时,共聚物的最大发射波长都在640 nm,而物质的量比为6:1时,共聚物的最大发射波长在630 nm;双氯苄物质的量比为1:1、3:1和6:1时,P(DHOPV-co-MOBOPV)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32 ns、1.27 ns和1.36 ns。
孙建平马琳璞黄小珠
关键词:聚对苯乙炔共聚物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两种可溶性对苯乙炔共聚物的制备和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强碱诱导的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合成出两种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共聚衍生物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co-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MBOPV-co-MOCOPV)]和聚[2-甲氧基-5-己氧基对苯乙炔-co-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乙炔][P(MOHOPV-co-MOCOPV)]。研究表明,两种共聚物在三氯甲烷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利于成膜,它们在400~560nm均存在显著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均位于500nm处。热性能研究表明,其热稳定性能良好,P(MOMBOPV-co-MOCOPV)和P(MOHOPV-co-MOCOPV)的起始分解温度分别为400和250℃。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均在642nm,P(MOMBOPV-co-MOCOPV)和P(MOHOPV-co-MOCOPV)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29和1.43ns,其中P(MOHOPV-co-MOCOPV)的荧光强度大大强于P(MOMBOPV-co-MOCOPV)。
孙建平
关键词:聚对苯乙炔共聚物光致发光荧光寿命
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Eu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学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原位脱氯化氢缩合聚合法制备了聚(2-甲氧基-5-丁氧基)对苯乙炔/氧化铕(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证实了在Eu2O3表面的包覆层为PMOBOPV.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发现,PMOBOPV/Eu2O3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直径为75-145nm,其中PMOBOPV包覆层厚度约为25n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表明,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的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且强度提高.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提高,Eu2O3与PMOBOPV之间形成了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使π电子离域程度增加,并且导致荧光量子效率提高.根据光学禁带宽度(Eg)与入射光子能量(hν)的关系,拟合了PMOBOPV/Eu2O3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发现随着Eu2O3含量增加,Eg逐步减小.采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试它们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发现随着Eu2O3含量增加,PMOBOPV/Eu2O3纳米复合体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逐渐增强,这说明PMOBOPV与Eu2O3之间形成了分子间光致电子转移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分子间离域π电子非线性运动.
孙建平翁家宝林婷马琳璞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氧化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