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BC06)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建芳庄燕培李宏亮金海燕王琪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长江口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溶解无机碳
  • 1篇色素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无机碳
  • 1篇夏季
  • 1篇邻近海域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环境因子
  • 1篇黄海暖流
  • 1篇光合色素
  • 1篇海域
  • 1篇浮游
  • 1篇浮游病毒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2篇金海燕
  • 2篇李宏亮
  • 2篇庄燕培
  • 2篇陈建芳
  • 1篇寿鹿
  • 1篇黄大吉
  • 1篇曾江宁
  • 1篇江志兵
  • 1篇邢传玺
  • 1篇刘晶晶
  • 1篇王奎
  • 1篇卢勇
  • 1篇高生泉
  • 1篇张海生
  • 1篇杜萍
  • 1篇陈全震
  • 1篇廖一波
  • 1篇徐燕青
  • 1篇王斌
  • 1篇刘希真

传媒

  • 3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夏季长江口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制约因素被引量:8
2011年
应用荧光显微直接计数法,研究了2006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细菌、浮游病毒数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浮游细菌数量为(6.92×105~5.54×106)个/mL,浮游病毒数量为(2.22×106~9.97×107)个/mL。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数量的平面分布特征较一致,均为近海过渡区(B)〉近岸混水区(A)〉远岸清水区(C);在垂直分布上,表层和10 m层的浮游细菌和浮游病毒数量均高于底层。(2)浮游病毒分布、表层浮游藻类生长以及10 m层水温变化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重要因素,远岸表层浮游细菌分布还可能受硝酸盐浓度限制;营养盐供给及浮游细菌、浮游藻类的生长则成为影响浮游病毒分布的关键因子,温、盐变化对浮游病毒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刘晶晶杜萍曾江宁陈全震寿鹿廖一波江志兵王琪
关键词:浮游细菌浮游病毒环境因子长江口
2009年初夏长江口及毗邻海区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色素表征被引量:7
2011年
2009年6月对东海表层海水光合色素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通过藻类色素化学分类分析软件Chemical Taxonomy(CHEMTAX)获得了不同浮游植物对叶绿素a的贡献,研究了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结果表明:表层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群落组成受温度、悬浮物质量浓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水平分布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区域性特征。长江河口区生物量不高,硅藻占绝对优势。长江冲淡水羽状锋是生物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Chla、硅藻特征色素Fuco和甲藻特征色素Peri等的高值均位于羽状锋附近,其中硅藻为优势种,其优势地位从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沿着长江冲淡水保持至123.5°E,在舟山群岛海域优势最明显。Chla的另一高值和金藻特征色素19’BF的高值位于浙闽沿岸,定鞭藻特征色素19’HF高值位于外陆架北部附近海域,而蓝藻特征色素Zea高值则位于台湾暖流控制区域,但生物量较低。东海中陆架海区,除个别站位以甲藻为优势种外,其余站位无明显的优势类群。
余小青金海燕陈建芳李宏亮王奎高生泉卢勇庄燕培
关键词:光合色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体系及其响应机制初探被引量:7
2011年
根据2009年8月"908"项目长江口补充调查总碱度(TAlk)、溶解无机碳(DIC)、pH值、溶解氧(DO)和叶绿素a(Chla)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东海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分布范围在1 647.1~2 236.9μmol/dm3之间,平均值为2 031.2μmol/dm3;空间分布为由近岸冲淡水方向向外海逐渐增加;DIC在垂直分布上总体呈现底层水〉次表层水〉表层水,在29.0°N,122.6°E的底层存在1个高值中心,这可能与低温高盐的台湾暖流深层水作用有关。对TAlk、DIC与盐度的相关性探讨发现,当盐度为10~25,TAlk、DIC与盐度呈现很好的保守性关系;而在盐度接近0、大于30及盐度为25~28时则出现偏离保守型稀释曲线现象,而这3个区域分别属于河口淡水端、海水端和长江口羽状锋区域,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河水端不同的输入源、海水端的水文物理过程以及长江羽状锋区域生物活动强弱密切相关。此外,根据DIC体系中DIC、pH值、温度和盐度等的实测数据进行推算可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pCO2的范围为15.4~166.9 Pa(154.0~1 669.0μatm),其中以29.5°N、123°E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表层pCO2值的低值中心[〈39.0 Pa(390μatm)],理论上可认为是大气CO2的1个典型汇区。
王斌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刘希真庄燕培徐燕青张海生
关键词:PCO2长江口
冬季黄海暖流西偏机理数值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海洋数值模式(MITgcm)模拟了冬季黄海流场并对冬季黄海暖流西偏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冬季黄海流场模拟试验表明,黄海暖流由济州岛以西约32.5°N,125°E附近进入黄海,然后沿着黄海深槽西侧70 m等深线附近向北偏西运动;海面高度调整对黄海暖流路径具有重要影响,沿着黄海暖流路径的海面高度梯度比周围海区大,由海面高度梯度产生的地转流引起的北向体积输运占总的北向体积输运的78%。狭长海湾地形控制试验表明,单纯的黄海地形分布不足以引起黄海暖流西偏。黄海典型断面试验与渤海、黄海、东海地形控制试验说明,黄海暖流进入黄海的地理位置对流场分布有重要影响,黄海暖流进入黄海的位置恰好位于深槽西侧地形坡度较大区域,在位涡守恒的约束下黄海暖流受地形捕获沿70 m等深线附近向北偏西运动;试验还表明,黄海暖流进入黄海的位置与东海北部环流和地形分布有关,在冬季风的作用下东海北部环流的一部分沿着地形陡坡进入黄海形成黄海暖流。由此认为,黄海、东海环流在其特殊地形的约束下对冬季风的响应和调整,是引起黄海暖流西偏的主要原因。
邢传玺黄大吉
关键词:黄海暖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