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070)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冒亚龙何镜堂郭卫宏林涛肖大威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建筑
  • 5篇分形
  • 4篇自相
  • 4篇自相似
  • 4篇尺度层级
  • 2篇地域性
  • 2篇生态
  • 2篇聚落
  • 2篇建筑设计
  • 2篇传统聚落
  • 1篇地域性建筑
  • 1篇动线
  • 1篇洞庭湖
  • 1篇亚热带
  • 1篇鱼龙
  • 1篇人文生态
  • 1篇三维模型
  • 1篇商业建筑
  • 1篇社会动荡
  • 1篇设计方法

机构

  • 14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11篇冒亚龙
  • 3篇何镜堂
  • 2篇郭卫宏
  • 1篇邵松
  • 1篇陈文东
  • 1篇肖大威
  • 1篇何川
  • 1篇关杰灵
  • 1篇裴文祥
  • 1篇黄东华
  • 1篇王新宇
  • 1篇王励
  • 1篇齐帅杰

传媒

  • 3篇南方建筑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四川建筑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重庆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地城镇规划的分形思维被引量:7
2016年
现代城镇规划易于忽视规划维度和山地复杂自然地形,形态单一,并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而分形的规划弥补了这些不足。运用分形维度、自相似和迭代的方法,探讨山地城镇的特殊性与分形规划的优势及其应用,发现山地城镇规划具有双三维形态、迂回路网等特点;分形自相似规划充分尊重并最大利用这种特殊性,规划根植于山地地形,依据地形维度形成人工空间与自然地形空间相似复合的山地城镇形态及其天际线;山地车行道路从平面维度与等高线分形相似,梯道则从垂直等高线的竖向维度与地势相似一致;山地建筑依附起伏山峦;分形迭代的城镇规划将基于地形的规划空间迭代到自然山水空间之中,演绎出集中型间隙式的山地城镇形态。
冒卓影冒亚龙
关键词:自然地形
洞庭鱼龙,江豚清涟--洞庭湖博物馆方案创作构思
2016年
洞庭湖博物馆设计以"洞庭鱼龙,江豚清涟"为主题,以融入当地湿地环境,亲近洞庭生态资源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期塑造"洞庭天下水,鱼龙天下馆"之梦想。总体布局遵循"虚实相生,内外一体"的思想;建筑造型寓意"江豚清涟",以形表意,融于自然;设计整合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空间,采取适宜技术手段,生态绿色,融入自然。建成后将成为洞庭湖中似鱼似岛、似帆似山的地景式生态湿地博物馆。
郭卫宏王新宇陈文东冒亚龙裴文祥齐帅杰张书原
关键词:湿地博物馆人文生态
国外分形建筑设计被引量:4
2016年
分形建筑设计从建筑空间局部衍生整体,完善了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运用分形自相似与迭代方法,对国外基于分形理念的建筑创作进行了探讨。分形迭代、缩放并置、重复排列、镶嵌对称和拟态的分形设计可以生成层次丰富的建筑形态,且手法简单、空间新颖。然而,分形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应结合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等要素综合权衡设计。建筑师可以不受分形迭代或程序的束缚,使用直接明确的分形自相似和镶嵌方法进行建筑创作。
冒卓影冒亚龙
关键词:自相似尺度层级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of Dongting Lake Museum
2017年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Dongting Lake Museum takes "River dolphin ripples in the Dongting Lake" as the theme, tries to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wetland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of the Dongting Lak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making a great museum for the most gorgeous lake". The overall layout follows the concept of "coexistence of real and virtual, integration of exterior and interior", and the architectural image symbolizes "the river dolphin ripples", which is extremely harmonious in the whol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esign integrates planning, building, landscape and interior spaces, adopts technical means and ecological green to integrate the building into the environment, and presents us a tremendous ecological wetland museum that floats on the lake like a fish, an islet, a sail or a hill.
GUO WeihongWANG XinyuCHEN WendongMAO YalongPEI WenxiangQI ShuaijieZHANG Shuyuan
关键词:LAKESCENICWETLANDMUSEUMECOLOGY
卫坡防御空间建构研究——一个应对社会动荡的豫西村落空间演变范本被引量:1
2020年
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卫坡传统聚落安全功能与社会结构、社会要素之间关系。卫坡聚落从“村落—边界—街道—院落—庭院—建筑”多层次建构了立体防御空间体系,并从选址、空间建构、众神与祖先崇拜等方面建构了一个防御范围广、防御力量多样的场域。其物质防御空间置于无形精神防御空间之中,物质和精神结合共同创造了人神共居的“安全之境”。从而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安全防御空间系统,满足卫坡聚落“安家.乐业.栖居”的生产、生活需求。
冒亚龙冒亚龙关杰灵
基于分形几何的拟态建筑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文章运用分形自相似、迭代生成与尺度层级理论,采用分形类比和图解分析的方法,对结构树状分支分形、嵌套并置拟态分形和生物腔体拟态分形进行分析研究,并从分形拟态角度探讨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树状分形模拟植物分支,空间、结构科学高效,形态丰裕;嵌套并置分形模拟自然形态或文化图案,富含层次和韵律;腔体仿生分形模拟生物腔体组织,依照幂律缩放规则,构建最大化的使用空间;环境分形通过对环境要素的分形模拟,生成与环境和谐相融的建筑空间形态,并可以从尺度层级与细节丰度等方面对建筑的环境融合度进行评价。
冒亚龙赵鹏
基于分形理论的伯延镇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以伯延镇传统聚落的实地调研及测绘为基础,利用分形理论及方法,采用计盒维数法,对伯延传统聚落、单体、立面进行分析与计算。伯延镇空间及道路组织受自然地形、地貌等影响,体现了自然分形的特点;空间形态拥有较为连续的尺度层级和丰裕的丰度,体现了“间-宅-院-街区-聚落”的分形迭代与同构特征,具有连续的层次与相嵌韵律。
冒亚龙张晓婧
关键词:尺度层级
国外分形建筑研究与展望被引量:5
2016年
分形理论应用于建筑领域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综述与分形比较的方法,对国外分形建筑理论与方法、审美评价以及分形建筑设计实践进行了总结探讨。分形建筑的自相似和尺度层级理论以及重复、镶嵌韵律原理等已经用于分形比较、审美评价以及设计创作中。但由于建筑的实用功能和技术经济属性,分形运用于建筑领域存在功能性、技术性和适用性问题,因此,后续研究应提升分形建筑理论的实用性与建筑化转换,突出分形建筑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简便性,以便于建筑设计应用。
冒卓影冒亚龙何镜堂
关键词:自相似尺度层级
探寻文化建筑群落地域性的表达途径——以湘潭两馆三中心设计方案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地域性在文化建筑设计中打破了“干城一面”的局面。借助湘潭“两馆三中心”实际案例,探讨怎样用建筑空间语言表达湘潭的地方文化。建筑空间的围合方式及单个建筑的抽象表达方式诠释了建筑空间与地域文化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另外得出了建筑空间语言表达地域文化的途径,这些为建筑设计与宣扬地域文化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冒亚龙冒亚龙
关键词:文化建筑地域性建筑造型空间环境
突破传统思维和规范探讨图书馆空间设计被引量:5
2020年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更新影响图书馆空间和功能形式,引发图书馆空间形态与设计观念的骤变。运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结合现有规范与传统思维指引下的图书馆设计中存在的功能应变性差,空间模式单一,缺乏弹性,体验式、个性化学习空间少,空间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等问题,论证现有规范与传统思维的不足。同时提出图书馆空间功能应随时代变化的原则,即电子图书和服务娱乐引领阅读空间创新;数字和网络技术引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与创新;创客空间灵活嬗变,流动性突出,引领图书馆岛式空间、氛围空间与创客研修空间并行;空间和功能多元发展,图书馆成为城市地标。
冒卓影肖大威邵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