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303)
-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向义唐钢梁鲁建荣林丽莎李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短期环割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两种荒漠植物的生理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人口和载畜量的日益增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主要植物种群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和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正遭受日益严重的虫噬、放牧等机械损伤的影响,干扰因子对花花柴和骆驼刺的影响日趋明显。以塔克拉玛干南缘沙漠策勒绿洲主要建群种花花柴和骆驼刺为材料,测量了韧皮部环割处理10天后,光合色素含量和光系统II(PSII)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韧皮部半割处理下,花花柴、骆驼刺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变化都不明显。(2)在韧皮部全割处理下,花花柴、骆驼刺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各参数变化较大,在该处理下,两种植物光合原初反应被抑制,PSII结构和功能遭到损害,活性降低,光合器官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转化和电子捕获等过程被抑制。(3)韧皮部全割对花花柴和骆驼刺各生理状况产生较大影响,相比而言,环割对花花柴的影响更为持久。对于单个植株而言,机械损伤对花花柴的破坏损伤更为显著。(4)在环割对花花柴和骆驼刺光合速率的影响中,存在着依赖于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dependent)的机制。
- 唐钢梁李向义林丽莎李磊鲁建荣
- 关键词:骆驼刺环割花花柴光合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