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P2007002)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姜珊孙立广刘晓东刘楠徐利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沉积物
  • 1篇生产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生物硅
  • 1篇污染
  • 1篇湖泊
  • 1篇HG
  • 1篇HG污染
  • 1篇产力
  • 1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刘晓东
  • 2篇孙立广
  • 2篇姜珊
  • 1篇徐利强
  • 1篇刘楠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过去200年Hg污染记录及来源被引量:4
2010年
自工业革命以来,Hg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研究选取了采自北极新奥尔松(Ny-Alesund)地区富含苔藓植物残体的沉积剖面S2,对沉积样品进行Hg含量分析,结合210Pb-137Cs年代测定以及Hg沉降通量的计算,恢复了最近200年新奥尔松地区Hg的变化趋势,并重点探讨了工业革命以来引起S2剖面Hg沉积通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工业革命以来,Hg含量明显上升,表层样品中Hg含量最高约为180 ng.g-1,人类污染Hg占总Hg的比例由30%上升至表层的90%,人为源Hg的输入已成为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总Hg的主要来源.最近200年,Hg沉积通量为8~20μg.(m2.a)-1,并呈现3个明显峰值,分别对应于1800年、1880年和1970年左右.对比研究区煤炭生产量、全球Hg产量和S2剖面沉积通量记录的变化,表明当地Hg的输入主要来源于远距离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作用,本地煤矿的开采和关闭可能对当地Hg沉积通量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新奥尔松地区的Hg污染程度与瑞典、加拿大等环北极地区相当,高于格陵兰地区,但仍明显低于美国、俄罗斯等工业化较高的国家.
姜珊刘晓东刘楠孙立广
关键词:沉积物HG
生物硅在东南极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对南极中山站区的莫愁湖和大明湖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物硅在重建东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量保存较好的硅藻出现在东南极淡水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在深度剖面上表现出显著波动,与有机质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具有一致的垂向变化趋势,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意义。当沉积物中生物硅、有机质等环境指标出现低值时,指示该时期湖藻生产量减少、湖泊初级生产力降低,反之则代表湖泊生产力相对较高的时期。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在湖泊生态系统相对简单,湖区周围主要为裸露基岩的东南极湖泊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变化能有效指示湖泊古初级生产力的大小,是研究东南极湖泊沉积生态环境记录的理想替代性指标。
姜珊刘晓东徐利强孙立广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硅初级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