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558033)

作品数:19 被引量:102H指数:8
相关作者:娄峰李宏卫陈国能彭卓伦杨燕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广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花岗岩
  • 10篇成矿
  • 7篇原地重熔
  • 7篇重熔
  • 5篇岩体
  • 4篇矿床
  • 4篇成矿作用
  • 3篇岩浆
  • 3篇岩石
  • 3篇铀矿
  • 3篇中生代
  • 3篇矿田
  • 3篇矿元素
  • 3篇复式岩体
  • 3篇
  • 3篇成矿元素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学
  • 2篇东南
  • 2篇东南部

机构

  • 2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广东省地质过...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作者

  • 11篇陈国能
  • 9篇李宏卫
  • 9篇娄峰
  • 5篇彭卓伦
  • 4篇杨燕娜
  • 3篇唐煜坤
  • 3篇许冠军
  • 2篇陈震
  • 2篇伍静
  • 2篇付潮罡
  • 2篇张珂
  • 2篇姜莲婷
  • 1篇彭明生
  • 1篇邱燕
  • 1篇肖成东
  • 1篇胡文烨
  • 1篇廖尚宜
  • 1篇王晶
  • 1篇薛清波
  • 1篇马浩明

传媒

  • 12篇地学前缘
  • 5篇矿物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年份

  • 1篇2012
  • 1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下庄矿田斜黝帘石热释光特征及其意义
<正>粤北下庄是华南重要铀矿田。在勘探钻孔ZK112孔深167.00~168.73 m处,发现浅黄绿色热液蚀变岩石。蚀变岩石具有典型角岩结构,上下皆为暗绿色辉绿岩。辉绿岩中尚发育众多不规则裂隙,其内常充填有白色方解石细脉...
彭卓伦陈国能张珂黄宏坤邱列李宏卫姜莲婷
文献传递
华南贵东岩体铀钍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2009年
娄峰陈国能李宏卫唐煜坤伍静付潮罡
关键词:元素分布特征花岗岩型铀矿床
花岗岩复式岩体演化过程中的稀土元素演化被引量:1
2010年
大多数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关系密切(Chen et al.,1989;洪大卫,1994),尤其是稀土元素、铀矿床等均与复式岩体晚期岩体(包括浅色花岗岩与伟晶岩)成岩作用关系密切。因此,厘清花岗岩复式岩体演化过程中的稀土元素演化,对认识花岗岩类演化过程中相应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根据岩石熔化实验结果,在岩石熔化过程中。
李宏卫陈国能娄峰陈震杨燕娜
关键词:花岗岩类复式岩体成矿作用成岩作用内生金属矿床
隐伏花岗岩型铀矿床定位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2009年
彭卓伦张珂陈光明敖文波卢映新赖中信
关键词:花岗岩型铀矿床隐伏矿床定位预测花岗岩类岩石成矿理论原地重熔岩浆系统
哲学标准下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地质学的“原地重熔理论”为例
科学哲学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作为研究内容,包括两者延伸出来的社会关系和历史作用。而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哲学的论证和支撑。本文将在科学假说和理论结构、科学理论的简单与美、耗散结构理论、决定论等四...
丁准泰陈小月陈震张珂
关键词:科学哲学
文献传递
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花岗岩的成岩和成矿物质来源一直是地质学争论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南岭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成岩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卷入熔融(重熔)的原地地层或岩石。图1a中的岩体均为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其"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上侏罗统。区内的前白垩纪基底地层大体可分为前古生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四个地层区。从图1a可见,产于下古生界地层区的花岗岩有较高的K2O含量。
娄峰陈国能李宏卫彭卓伦杨艳娜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黑云母花岗岩中生代花岗岩下古生界寒武纪地层上古生界
岩石成因与岩石圈演化思考被引量:14
2011年
岩石圈内能变化导致岩石的形成和消亡。组成岩石圈的三种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和消亡过程在岩石圈表面引起不同的大地构造效应。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演化效应存在互补关系:前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形成,反之岩石消亡;后者内能升高导致岩石消亡,反之岩石形成;前者造成平、剖面上均自洋中脊向外变老的岩石序列,后者造成平面上自陆核向外变新,剖面上自重熔界面向上和向下变新的岩石序列。
陈国能
关键词:岩石成因岩石圈演化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基性岩脉时空分布与形成机理被引量:8
2011年
中国东南部发育的基性岩脉见于中生代各个时期,其年龄从内陆至沿海逐渐变新,与区内花岗岩年龄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两者活动高峰期不重合。基性岩脉主要发育于花岗岩体内部的拉裂带,鲜见穿过花岗岩上方或周围的沉积变质盖层。中生代各时期的基性岩脉与相应时期的中酸性和基性火山岩浆活动具有清晰的分带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基性岩脉与同期基性火山岩应是同源不同相的产物,而中酸性喷发的岩浆与基性喷发(侵入)的岩浆,则可能分别来自壳内熔融层和壳下(地幔)熔融层或壳内岩浆层的上部和下部。中酸性与基性岩浆活动的"错峰"现象和基性岩脉带的"迁移"现象,均与本区中生代陆壳系统的内能变化有关。
娄峰马浩明刘延勇李宏卫杨燕娜陈耀均
关键词:基性岩脉花岗岩
壳内岩浆层演化的盆地效应:以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盆地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发育有拗陷型、断裂型、断陷型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其中前者发育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其内多为含煤建造;次者发育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主要为火山岩建造;后者发育于白垩纪—古近纪,主要为陆相红岩建造。研究结果表明,盆地构造类型的演化与该区中生代壳内岩浆层的演化密切相关。与联合古陆解体相伴随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使得东亚陆缘岩石圈的内能逐渐升高,其结果是壳内岩浆层的形成和增厚以及其上盖层岩石的弯曲变形,导致中生代早期众多拗陷盆地的形成;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使印支期已强烈变形的地壳进一步破裂,为壳内岩浆层的物质溢出或喷发提供了通道条件,从而在重熔界面(岩浆层上界面)埋深较浅的本区东部形成众多火山岩盆地;系统内能在晚侏罗世后逐渐下降,地壳冷却收缩使得断块的重力调整逐渐占主导位置,形成众多由正断层控制的断陷盆地。
王晶陈国能Rodney Grapes邱燕
关键词: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构造盆地
粤北贵东复式岩体的形成与重熔界面的形态演化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花岗岩的"原地重熔-壳内对流"理论,对粤北贵东复式岩体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重新编码,证实该复式岩体的形成是该区陆壳中生代多次熔融(重熔)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重建该区不同期次重熔界面形态。研究表明,早侏罗世重熔界面总体自南向北倾斜,因而在同一剥蚀面下,岩体自南向北依次出露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的岩性;晚侏罗世的熔融(重熔)事件基本局限于早期岩体内部,故该期岩体普遍比早期岩体偏酸性,本期岩浆界面自北向南倾斜。早白垩世的熔融(重熔)事件形成了石英正长岩和次英安斑岩两类不同的岩石,两者岩性的较大差异与卷入的源岩有关,本期的重熔界面同样自北向南倾斜,据此进行的隐伏矿床预测已经获得验证。
李宏卫娄峰陈光明邱列唐煜坤杨燕娜许冠军
关键词:原地重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