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4003)

作品数:25 被引量:265H指数:10
相关作者:汪洋姬广义邓晋福王联魁李献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岩石
  • 10篇岩石化学
  • 10篇岩石化学特征
  • 10篇化学特征
  • 8篇成矿
  • 7篇火山岩
  • 6篇山岩
  • 6篇铝质
  • 6篇火山
  • 6篇过铝质
  • 5篇地壳
  • 5篇地质
  • 5篇岩浆
  • 5篇花岗岩
  • 4篇动力学意义
  • 4篇燕山期
  • 4篇同位素
  • 4篇强过铝质花岗...
  • 4篇过铝质花岗岩
  • 4篇白垩纪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北京市地质研...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4篇汪洋
  • 11篇姬广义
  • 8篇邓晋福
  • 1篇仝立华
  • 1篇李献华
  • 1篇夏希凡
  • 1篇焦永玲
  • 1篇王联魁
  • 1篇程素华

传媒

  • 9篇北京地质
  • 3篇Acta G...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矿床地质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构造地质学新...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Journa...
  • 1篇Earthq...
  • 1篇第二届全国成...
  • 1篇海洋地质、矿...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国际有机裹...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北票推覆构造与“兴隆沟”火山岩成因
<正>辽宁省北票市一带,是燕山带内最早识别出逆掩推覆断层的地点(翁文灏,1928)。该地区出露有: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寒武-奥陶系灰岩、侏罗系火山岩、煤系和碎屑沉积岩。传统上侏罗系由老到新划分为:早侏罗世兴隆沟组火山岩...
汪洋
关键词:推覆构造火山岩成因锆石U-PB年龄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23
2003年
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广东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强过铝质花岗岩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SiO2含量较低,Al2O3/TiO2比值低(<100)、CaO/Na2O比值高(>0.3),具中等程度的66轻稀土富集。第二类SiO2含量较高,Al2O3/TiO2比值高(>100)、CaO/Na2O比值(<0.3),不具明显的轻稀土富集。这种特征暗示,第一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成分为镁铁质正变质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相对较深。第二类强过铝质花岗岩其源区为泥岩质成分,熔融温度较低,来源相对较浅。该地区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东缘俯冲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带靠近内陆的一侧。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这些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深部热源是由活动海岭俯冲所导致的高温地幔楔所生成的底侵岩浆。吴川—四会断裂带燕山期的深部热机制类似于欧洲海西造山带,属于“热”造山带。
汪洋邓晋福
关键词: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燕山期
长英质火成岩的地温梯度分类
长英质火成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主要产出在大陆环境中,其成因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密切相关。研究长英质火成岩起源的温度、压力条件对认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而言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根据地壳岩石失水部分熔融作...
汪洋
文献传递
Thermal State and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Chinese Mainland被引量:6
2012年
在中国的大陆下面的岩石圈的温度分布被使用本地均衡说的抑制平衡的地热的计算估计。在 40, 70,和 100 km 的深度的侧面的温度变化的地图为整个中国大陆被介绍,与岩石圈的热厚度被计算。160200 km 厚度的 Lithospheric 根位于 Tarim 和上面的 Yangtze 站台下面,但是在全部中国朝鲜语的站台下面是不在的。一般来说,到北方的西藏的高原和褶层带有温暖却厚的岩石圈,而更薄的热岩石圈在伊西库尔·莱克附近在北西藏和中央 Tian 掸人被识别了。在西藏的高原和 Tian 掸人的温暖、软的岩石圈被一致纵贯的弄短引起,它可以代表会聚的岩石圈的对流变瘦的早阶段的一张快照。然而,在东北中国下面变瘦的 lithospheric 可能与由脱水的不稳定的渗入有关深深地 subducting 太平洋平板在新生代期间。干燥、湿的上面的披风流变学显示果冻三明治和 cr ???  ?????? ????? 零 ?????????????? 儠慩杮慴杮??
WANG Yang
关键词:大陆岩石圈岩石圈减薄岩石圈厚度
高Mg#C型埃达克岩成因及其Cu-Au成矿作用的再探讨
埃达克岩被认为与Cu、Au内生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中国东部中生代广泛发育的C型埃达克岩中也有不少是内生Cu、Au矿床的母岩,其中高Mg者(Mg≥50)与Cu矿化作用关系密切。对于高Mg的C型埃达克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拆...
汪洋
文献传递
北京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根据TAS图解 ,北京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属于玄武粗安岩 +流纹岩 (和粗面岩 )的双峰式组合。该套火山岩不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 ,在基性岩和中性岩中总体上以碱性系列和向碱性系列过渡的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为主 ,流纹岩类属于富钾质的拉斑系列。该套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玄武粗安岩类岩石没有负铕异常或负铕异常不明显 ,而流纹岩存在明显的负铕异常。延庆北部地区后城组火山岩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或中期阶段的造山变形事件趋于结束时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中。
汪洋姬广义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后城组
Regional Scale Contractional Deformation of Yanshan Belt in Early Cretaceous: Observations from the areas around eastern segment of Great Wall
<正>There exist two dogmas in Chinese geological circle that no extensive ductile deformation developed, and no...
姬广义汪洋夏希凡
文献传递
南岭侏罗纪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厘定及其成矿意义
2007年
  对中国东南部南岭地区出露的侏罗纪(燕山早期)花岗岩成因类型至今仍有不同认识.李献华等(2007)将南岭侏罗纪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划分为:①铝质A型花岗岩;②型花岗岩;③分异Ⅰ型花岗岩.认为南岭广泛出露的含角闪石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和二(白)云母花岗岩组成准铝质-弱过铝质的Ⅰ型/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演化系列.……
汪洋
北京东部丰台顶一带地质构造特征被引量:18
2004年
经过近期对燕山地区地质构造的调查研究 ,依据岩石、岩石组合、接触变质、矿化蚀变在空间上的展布、与燕山期侵入岩体的接触关系等证明 ,前人在丰台顶一带圈定的中生代潜 (次 )火山岩体 ,实际为陆相火山喷发 -沉积岩 ,属中生代早白垩世东岭台期酸性火山活动产物。在不足 4 0km2 面积中 ,发现了由多个构造推覆断片叠置而成的复杂构造堆叠体 ,卷入其中的既有太古宙片麻岩 ,也有中元古宙碳酸盐岩 ,还有中生代早白垩世东岭台期火山岩。其中 ,由东岭台组火山岩构成的 3个构造岩片夹于 4个由长城系、蓟县系碳酸盐岩构成的构造岩片之间。这些构造岩片具有不同的片内褶皱 (断片形成前的褶皱 )和岩片褶皱 (断片形成后的褶皱 )特征。以卷入叠覆构造的最高层位 -东岭台组为据判断 ,其为燕山晚期区域性收缩构造事件的产物。并由此预测 ,在北京东部大范围的中 -上元古宙沉积岩层中可能存在由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性相同产状相近的叠覆构造 ,亦可能在中 -上元古宙沉积层构成的推覆体下 ,隐伏有最高层位达下白垩统东岭台组的各时代地层和相关矿产。
姬广义汪洋
关键词:地质构造东岭台组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Yong'anpu Tectonic Window in Suizhong County,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2006年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sozoic tectonics of Yanshan (燕山) belt, the authors took geological mapping in the belt. A large-scale thrust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in Yong’anpu (永安堡) area, in the western part of Suizhong (绥中) County, Liaoning (辽宁) Province during our recent mapping in the Yanshan belt.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thrust was composed of Archean gneiss and the overlying Early Cretaceous Zhangjiakou (张家口) Formation; meanwhile, the strongly ductile deformed volcanic rocks of Zhangjiakou Formation comprised the footwall in Yong’anpu tectonic window. This discovery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trongly contractional deformation in the Yanshan belt after the eruption of Early Cretaceous Zhangjiakou volcanic rocks. On the basis of mapping and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ublished official geological maps have failed to identify the maj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Yanshan belt.
汪洋姬广义
关键词:白垩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