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045)

作品数:39 被引量:325H指数:10
相关作者:查旭东杨博李平付其林魏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沥青
  • 10篇路用
  • 10篇路用性能
  • 10篇混合料
  • 8篇沥青混合
  • 8篇沥青混合料
  • 7篇路面
  • 6篇道路工程
  • 6篇路工
  • 4篇试验分析
  • 4篇碎石
  • 4篇配合比
  • 4篇配合比设计
  • 4篇路基
  • 4篇模量
  • 4篇掺量
  • 3篇动模量
  • 3篇岩沥青
  • 3篇再生沥青
  • 3篇热再生

机构

  • 36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湖南省交通科...
  • 1篇深圳职业技术...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嘉兴市交通工...
  • 1篇云南省公路科...

作者

  • 30篇查旭东
  • 6篇杨博
  • 4篇李平
  • 3篇魏建国
  • 3篇潘勤学
  • 3篇付其林
  • 3篇肖秋明
  • 2篇郑健龙
  • 2篇张锐
  • 2篇蔡诚秀
  • 2篇刘国才
  • 2篇陈勇强
  • 2篇曹艳霞
  • 2篇袁盛杰
  • 2篇钱光耀
  • 2篇汤涛
  • 1篇刘林辉
  • 1篇吕松涛
  • 1篇张起森
  • 1篇杨桂

传媒

  • 12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交通科学与工...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中外公路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切PAN基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确定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合料的合理碳纤维掺量,选用短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作为导电相材料,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分析了碳纤维掺量对导电沥青混合料AC-13C的马歇尔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并验证了其路用性能。结果显示,相同油石比下,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导电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沥青饱和度和马歇尔稳定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呈先减后增的变化关系,而流值一直增大。通过对碳纤维掺量不同范围的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AC、调整和SMA的技术标准,确定了合理的最佳油石比,且最佳油石比与碳纤维掺量之间呈良好的半对数相关关系。同时,在最佳油石比下,导电沥青混合料电阻率的对数与碳纤维掺量之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且0.1%碳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达到气候条件要求高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的技术要求。因此,适宜的碳纤维掺量对导电沥青混合料可起到优良的增强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综合各项性能和导电发热的技术要求,建议碳纤维的适宜掺量取0.1%。
查旭东陈勇强程景
关键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路用性能电阻率
太阳能路面空心板块单元力学分析与模型制备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确定合理的太阳能路面模型,提出一种由表层透光保护板、中层太阳电池板和底座预制混凝土空心板3层组成的新型空心板块太阳能路面结构,通过建立合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数值模拟,确定空心板块结构尺寸,并制作太阳能路面空心板块单元模型,测试相应的力学性能和发电效能。结果表明,板长、板宽、侧壁厚与透光板厚对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显著,由此确定适宜的空心板块单元尺寸为:整体50 cm×50 cm×25 cm,透光板50 cm×50 cm×2 cm,底座板50 cm×50 cm×23 cm,其中底板厚和侧壁厚均为10 cm。同时,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最不利荷位处透光板的表面弯沉为3.743 mm,透光板对电池板吸收太阳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阻碍系数为1.53。所制备的太阳能路面空心板块单元模型能满足行车和发电要求,可为进一步研究太阳能路面提供借鉴。
查旭东张铖坚伍智吉张起森
关键词:数值模拟力学性能
特立尼达湖沥青中灰分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把握特立尼达湖沥青改性机理,对分离出的灰分进行了微观性质测试、技术指标分析和与沥青相互作用研究,并和2种路用矿粉进行对比。初选3种灰分分离技术,通过分离效果和操作可行性的对比,建议使用离心机分离灰分的方法;通过微观颗粒形态和晶体组成测试,发现灰分颗粒粒径小、表面构造粗糙,其主要材料组成为石英和黏土;技术指标研究上发现灰分具有较大的密度、更细的粒度以及庞大的比表面积;测试了灰分与2种矿粉制备胶浆的G*/sinδ,显示灰分的增劲效果强于矿粉,且当粉胶比大于1.2时明显增大,增幅远超过普通矿粉。故灰分凭借粒度小、表面积大且粗糙等特征,能增强沥青高温性能。
李平季文广查旭东曾旺秋
关键词:道路工程特立尼达湖沥青灰分
粘土质砂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被引量:6
2010年
选取湖南省长沙地区的典型路基填料粘土质砂SC,采用室外挖坑测试的方法,对粘土质砂路基内部含水率进行了为期2年的跟踪观测,以探讨路基内部含水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粘土质砂路基内部实际含水率介于最佳含水率和塑限之间,其中,1~7月份的内部含水率较高,峰值出现在3~6月份的最不利季节,年平均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约6%而小于塑限5.5%,且月平均含水率随着时间呈季节性周期变化.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的单正弦或双正弦函数的相关关系.
查旭东黄旭肖秋明
关键词:路基含水率塑限
基于PEMS试验的混合动力轿车与传统汽油轿车的排放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PEMS),对混合动力轿车及传统汽油轿车进行城市典型道路工况下的排放测试试验,对比分析试验车辆速度和比功率区间下的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动力轿车CO、HC和NOx排放速率及其排放因子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车速低于20 km/h时,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尾气排放为零;低于50 km/h时,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三元催化器不工作,排放速率及排放因子随车速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车速达到50~55 km/h后,三元催化器开始工作,污染物浓度急剧下降;传统车与混动动力车的3种污染物的排放速率随VSP的变化规律相似;混合动力轿车CO、HC和NOx的平均排放因子相比传统汽油轿车有明显的优势,分别为传统汽油车的23.3%、2.92%和66.9%。
强明明黄文伟
关键词:混合动力轿车排放速率排放因子VSP
氯盐融雪剂对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4
2014年
选取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以及NaCl、CaCl_2融雪剂,制备了沥青试样,采用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粘度和红外光谱等试验方法,分析了氯盐融雪剂浸泡后的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感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及红外光谱,揭示了氯盐融雪剂对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融雪剂提高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了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融雪剂降低了基质沥青的感温性能,增强了SBS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融雪剂降低了沥青的低温性能,但提高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CaCl_2融雪剂对基质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更明显,NaCl融雪剂对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更明显;融雪剂与沥青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融雪剂浸泡不会引起沥青分子结构或官能团的变化。
魏建国傅广文付其林
关键词:融雪剂氯盐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红外光谱
基于行车安全可靠度理论的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2014年
采用谐波合成法和桥面粗糙度理论分析风-车-桥系统的随机性,分析侧向风对桥面振动的影响机理,提出考虑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影响,并基于动力可靠度理论对风-车-桥系统进行行车安全可靠度分析。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在不同风向分布中考虑联合分布的动力可靠度值更可靠,在进行安全分析评价的时候更安全,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
张耀强熊山铭
关键词:风-车-桥系统动力可靠度安全评价
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定量评价划分标准的研究与探讨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均匀设计理论,模拟了15种典型程度的AC-20沥青混合料离析级配,并采用复化梯形数值积分方法求得了各离析级配曲线与设计级配曲线之间的包络面积;结合物理、力学及路用性能室内试验,提出了离析级配混合料性能指标偏差度的概念,建立了离析级配混合料各性能指标偏差度与包络面积的线性相关关系式.结果显示:级配性能指标偏差度与包络面积成正比,所有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性良好,据此提出了按包络面积来评价混合料级配离析的定量评价标准.通过现场典型区域取样并进行力学性能与抽提试验发现,按包络面积计算得到的各性能指标偏差度均位于相应指标偏差度实测值的80%置信区间内,表明基于均匀设计理论所采用的离析级配曲线与设计级配曲线之间的包络面积对混合料级配离析进行定量评价是合理可行的,可为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的准确评价提供示范和参考.
杨博郑健龙刘宏富查旭东张锐
关键词:沥青路面级配离析均匀设计
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被引量:41
2013年
为了确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依托浙江省102省道杭昱线(临安段)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试验路,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进行了不同RAP掺量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C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中掺加5%的再生剂和70%的新沥青,再生后的调和沥青可以达到A-70#目标沥青的性能要求;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总最佳油石比和新料最佳油石比线性增加,而新沥青用量线性减少;RAP掺量在20%~40%%之间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呈指数关系增强,低温抗裂性、抗渗性和抗滑性呈线性减弱,水稳定性在RAP掺量为30%时达到最大.为此,按30%RAP掺量铺筑了试验路,经通车两年考验,取得了优良的应用效果.
査旭东闵斌宋微
关键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掺量
混凝土桥梁连接技术应用研究
2014年
高速公路加宽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对老路升级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且桥梁加宽成为关键问题。新老混凝土在浇注后的连接性和实用性,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根据桥梁的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介绍了3种不同的混凝土连接方式,简述了梁格法在分析结构内力时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阐述了其收缩徐变现象和连接特性。
张耀强
关键词:桥梁工程桥梁加宽梁格法徐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