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F0)

作品数:26 被引量:121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志刚许川山李攀冉海涛郑元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5篇超声
  • 10篇微泡
  • 7篇造影剂
  • 6篇造影
  • 6篇细胞
  • 5篇光敏剂
  • 5篇超声微泡
  • 4篇超声造影
  • 4篇超声造影剂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新生
  • 3篇肿瘤
  • 3篇微泡造影剂
  • 3篇光动力
  • 3篇超声破坏
  • 3篇超声微泡造影...
  • 2篇低强度超声
  • 2篇凋亡
  • 2篇动力疗法
  • 2篇液态氟碳

机构

  • 21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九人...

作者

  • 18篇王志刚
  • 13篇许川山
  • 6篇李攀
  • 4篇夏新蜀
  • 4篇张勇
  • 3篇谭勇
  • 3篇冉海涛
  • 3篇张群霞
  • 2篇何勇
  • 2篇吴小翎
  • 2篇朱婷
  • 2篇张亚兴
  • 2篇汪朝霞
  • 2篇杨扬
  • 2篇任建丽
  • 2篇江燕
  • 2篇余和平
  • 2篇魏安宁
  • 2篇孙彤
  • 2篇郑元义

传媒

  • 5篇激光杂志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联合微泡对正常兔角膜组织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声强和辐照时间的超声破坏微泡对兔正常角膜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不同声强(0.5W/cm2、1.0W/cm2、2.0W/cm2)和辐照时间(30s、60s、120s)的超声作用于微泡干预的兔眼角膜,并对角膜进行定量分析和病理组织观察。结果超声声强1.0W/cm2、2.0W/cm2与0.5W/cm2组比较,角膜组织损害严重,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辐照时间120s与30s、60s比较,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能明显增强角膜组织的空化效应,且超声能量越大,角膜组织损害越严重。
胡文静张良珂李攀王志刚周希瑗许川山周善璧
关键词:超声微泡角膜生物学效应
一种新型载光敏剂的微泡制备及其基本物理特性研究
2008年
目的:制备一种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的载光敏剂微泡,并测定其物理参数。方法:制备加入大豆油载竹红菌素微泡,观察载微泡的形态、结构、观察苏丹黑对微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测定微泡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电位分布,体外显影效果,兔肝内显影效果。结果:载竹红菌素微泡的浓度为1.4×109/ml至4.5×109/ml,粒径范围为90%以上在1μm至5μm,平均粒径为1.95μm。大豆油微泡竹红菌素的包封率大于95%,载药量为2.38±0.023 mg/ml;Zeta电位为20.3±1.6 mV;苏丹黑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大豆油及微泡壁被染成黑色,超声辐照后微泡稀释液变黑加深。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加入大豆油载竹红菌素微泡,包封率较高,稳定性好,粒径分布好,体内外显像效果尚可,超声辐照能促使微泡中的药物释放,大豆油载药微泡作为一种光敏剂的运载体,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夏新蜀张勇李攀冉海涛谭勇
关键词:微泡竹红菌素大豆油
光敏化姜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光敏化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光敏化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起抑制和杀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姜黄素是一种新型的光敏剂,能有效的杀伤和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
曾霞波夏新蜀余和平白定群谭勇何勇许川山
关键词:乳腺癌姜黄素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2008年
江燕魏安宁许川山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病毒光敏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质粒转染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效率及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效果。方法氩绿激光对Long-Evans大鼠视网膜进行光凝建造CNV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CNV大鼠分为2组:①空白组,②超声辐照微泡转染组。于转染后14d,分别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RT-PCR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转染后14天超声微泡能介导PEDF质粒对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并且对CNV有抑制作用。结论利用一定能量的超声击碎携带PEDF质粒的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够有效地提高PEDF质粒在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的转染效率,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抑制作用。
廖沁周希瑗王志刚李佳
关键词:造影剂
新型液态氟碳纳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显像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制备液态氟碳(perfluorooctylbromide,PFOB)纳米脂质微球并探讨其对大鼠肝脾实质的超声显像效果、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PFOB纳米脂质微球,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态、分布,用激光粒度和电位分析仪测定微球粒径及表面电位。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微球后行超声显像,同时监测大鼠生命体征变化。肝脾实质为感兴趣区,应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评价造影效果,建立时间一强度曲线。大鼠肝脾冰冻切片探讨微球增强肝脾超声显像的相关机制。结果PFOB微球为实心球形结构,粒径极小且分布均匀;造影后约10S肝实质回声增强,达峰时间约在注射微球后3~4min,持续增强约1h;脾实质较肝实质增强时间更长,效果更显著,第2d仍持续增强;实验过程中大鼠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微球在肝脾组织内大量分布聚集可能是其增强肝脾显影的机制之一。结论PFOB微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超声造影剂,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杨扬王志刚郑元义朱叶锋张勇
关键词:微气泡氟碳化合物纳米复合物
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近年来各种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发展。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大小均匀,抗压性能好,显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敖梦王志刚冉海涛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高分子材料
超声辐照载羟基喜树碱微泡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超声辐照载羟基喜树碱微泡对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SMMC7721细胞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空白脂质微泡+超声组、载羟基喜树碱微泡组、羟基喜树碱组、羟基喜树碱+超声组及载羟基喜树碱微泡+超声组。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载羟基喜树碱微泡+超声组用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2.18±1.38)%;TUNEL法显示染成棕黄色的凋亡细胞,细胞中晚期凋亡率为(34.25±1.83)%;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以上结果与其他组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辐照载羟基喜树碱微泡能明显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有关。
朱婷孙彤王志刚李攀严思静
关键词:喜树碱细胞凋亡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治疗应用中的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臻明显。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超声能量作用下发生空化效应,定向释放药物和基因,提高局部的浓度,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研究表明,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载体将有可能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刘瑶吴小翎王志刚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微泡肿瘤
低强度超声及联合光敏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低强度超声及联合光敏剂治疗在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本文就低强度超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声联合光敏剂治疗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述和探讨。
王萍夏新蜀王志刚许川山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光敏剂声动力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