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N-120)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格日力靳国恩马兰韵海霞杨应忠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羚羊
  • 4篇藏羚
  • 4篇藏羚羊
  • 2篇黏膜
  • 2篇黏膜结构
  • 2篇黏膜免疫
  • 2篇黏膜免疫相关...
  • 2篇小肠
  • 2篇小肠黏膜结构
  • 2篇绵羊
  • 2篇免疫
  • 2篇膜结构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编码
  • 2篇基因编码区
  • 2篇基因克隆
  • 2篇编码区
  • 2篇藏绵羊
  • 1篇低氧适应

机构

  • 4篇青海大学

作者

  • 3篇格日力
  • 2篇杨应忠
  • 2篇常兰
  • 2篇韵海霞
  • 2篇马兰
  • 2篇靳国恩
  • 1篇白振中
  • 1篇张鹏飞
  • 1篇陈付菊
  • 1篇白振忠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克隆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从藏羚羊肝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藏羚羊α-珠蛋白cDNA,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成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的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α-珠蛋白编码区cDNA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并取得注册号为DQ650713。与绵羊α-珠蛋白基因相比较,其在16、53、132、134处出现核苷酸密码子突变(GAC→GGC)、(TCG→TCC)、(AGC→GGC)、(AAC→AGC)。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132位的天冬酰胺酸(Asn)突变为丝氨酸(Ser),134位的丝氨酸(Ser)突变为甘氨酸(Gly);与人类的α-珠蛋白相比较,有19处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成功地克隆出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为高原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杨应忠白振中靳国恩马兰韵海霞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克隆同源性分析
藏羚羊和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比较研究
为了比较藏羚羊和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特征,本试验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5只藏羚羊和5只藏绵羊小肠不同肠段的黏膜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的数量进...
常兰张鹏飞陈付菊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文献传递
藏羚羊肌红蛋白(MGB)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为了探讨藏羚羊低氧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骨骼肌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MGB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化DH5α菌。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GB基因编码区由465bp组成,编码154个氨基酸。其序列与绵羊、牛、猪、人、小鼠、大鼠的同源性分别是98%、97%、90%、86%、82%、81%。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有98%同源性,而与猪、人、小鼠及大鼠分别有89%、85%、80%、79%的同源性。与NCBI数据库登录的绵羊的MGB cDNA序列比较发现,藏羚羊MGB基因的21位和78位密码子分别发生了突变(GGT→GAT和GAA→AAG),其对应的氨基酸分别由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变为赖氨酸。至此,成功克隆出藏羚羊MGB基因编码区,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马兰白振忠杨应忠靳国恩韵海霞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肌红蛋白基因克隆低氧适应
藏羚羊和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藏羚羊和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5只藏羚羊和5只藏绵羊小肠不同肠段的黏膜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藏羚羊小肠各段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illus length/crypt depth,V/C)均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其中藏羚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分别比藏绵羊高77.25%(P<0.05)、63.61%(P<0.05)和35.38%(P<0.05),而V/C值分别比藏绵羊高65.63%(P<0.05)、20.08%(P<0.05)和35.68%(P<0.05),藏羚羊小肠黏膜的厚度显著大于藏绵羊(P<0.05),而藏羚羊和藏绵羊小肠肌层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藏羚羊小肠各段上皮内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藏绵羊(P<0.05),其中藏羚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藏绵羊的多12.84%(P<0.05)、49.88%(P<0.05)和5.58%(P>0.05),藏羚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的肥大细胞的数量比藏绵羊的分别多0.22%(P>0.05)、6.04%(P>0.05)和160.80%(P<0.05),而藏羚羊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藏绵羊(P<0.05),其中藏羚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比藏绵羊的少35.04%(P<0.05)、52.85%(P<0.05)和52.82%(P<0.05)。结论:藏羚羊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强于藏绵羊,藏羚羊的小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也强于藏绵羊,且在藏羚羊小肠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起重要的黏膜防御功能,而在藏绵羊小肠中上皮内淋巴细胞起重要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常兰张鹏飞陈付菊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藏绵羊小肠黏膜结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