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8-003)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于雷刘然宋永会王毅力解明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折流板
  • 1篇厌氧折流板反...
  • 1篇折流板反应器
  • 1篇微生物种群
  • 1篇反应器
  • 1篇ABR
  • 1篇DGGE
  • 1篇FISH

机构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篇袁鹏
  • 1篇彭剑峰
  • 1篇解明曙
  • 1篇王毅力
  • 1篇宋永会
  • 1篇刘然
  • 1篇于雷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微生物种群演替特征被引量:18
2010年
采用SEM,FISH和PCR-DGGE技术对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各隔室中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分析,考察微生物形态、真细菌数量及种群结构演替过程,并对优势菌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ABR反应器颗粒污泥微生物中杆菌占优势,其中前端的微生物生长较好,活性高;沿反应器流程方向,各隔室微生物总量逐渐降低,真细菌相对丰度随之递减,其中1#隔室真细菌相对丰度最高,为65.9%,而5#隔室只有27.2%.此外,ABR反应器前端以真细菌为主,而后端隔室古细菌含量升高,微生物种群随流程发生显著演替,但5个隔室间真细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UPMGA聚类分析表明,1#隔室与2#隔室的微生物群落相似性为77%,4#隔室与5#隔室的相似性为85%,3#隔室与其他隔室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ABR反应器前端以发酵产酸作用为主,后端以产甲烷作用为主,ABR反应器具有明显的分阶段多相工艺特点.
刘然彭剑峰宋永会王毅力于雷袁鹏解明曙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微生物种群FISHDGG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