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71)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冯献忠杨素欣刘媛魏海超程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基因
  • 1篇豆种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种子
  • 1篇子叶
  • 1篇子叶节
  • 1篇进化分析
  • 1篇基因家族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鉴定
  • 1篇根癌
  • 1篇根癌农杆菌
  • 1篇根癌农杆菌介...
  • 1篇分子进化
  • 1篇分子进化分析
  • 1篇BR
  • 1篇DNA提取
  • 1篇DNA提取方...

机构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济宁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杨素欣
  • 3篇冯献忠
  • 1篇邵群
  • 1篇郝荣华
  • 1篇夏正俊
  • 1篇李继存
  • 1篇程文
  • 1篇赵彦修
  • 1篇魏海超
  • 1篇刘媛

传媒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haracterization of dwarf mutants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a dwarf locus in soybean被引量:3
2016年
Plant heigh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in soybean. The semi-dwarf soybean cultivars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odging resistance to obtain higher yield. To broaden the dwarfism germplasm resources in soybean, 44 dwarf muta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a gamma rays mutagenized M-2 population. Two of these mutants, Gmdwf1(Glycine max dwarf 1) and Gmdwf2(Glycine max dwarf 2),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mutants were inherited in a recessive manner and their mutated regions were delimited to a 2.610-Mb region on chromosome 1 by preliminary mapping. Further fine mapping study proved that the two mutants had a common deletion region of 1.552 Mb in the target region, which was located in a novel locus site without being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dwarfism of Gmdwf1 could not be rescued by gibberellin(GA) and brassinolide(BR) treatment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biosynthesis of these hormones was not deficient in Gmdwf1.
CHENG WenGAO Jin-shanFENG Xing-xingSHAO QunYANG Su-xinFENG Xian-zhong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以13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外植体再生过程中不同大豆基因型对丛生芽数目的影响,选取优势基因型为受体材料,比较了在草丁膦和潮霉素筛选压力下外植体的再生情况,并确定其合适的筛选浓度,在对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豆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的芽诱导条件下,山宁14产生的丛生芽最多,更适合于大豆子叶节转化;与其它筛选剂相比,采用潮霉素的梯度筛选更有利于抗性苗的成活,其最适筛选浓度为8 mg.L-1;通过检测GUS基因的表达和分子鉴定证明外源的GUS基因已插入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转化效率达到3.2%。
郝荣华邵群杨素欣李继存冯献忠赵彦修
关键词:大豆农杆菌子叶节
一种快速、无损大豆种子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5
2016年
基因分型是进行植物基因功能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重要环节。该研究以大豆(Glycine max)成熟种子为材料,建立了通过钻孔采集样品、快速提取DNA进行基因型鉴定的方法。用此方法,一个熟练的工作人员可以在1个小时内完成120个样品的采集和DNA提取;同时种子钻孔取样后,不会对大豆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利用该方法获得的DNA可满足PCR扩增的要求。实验重复性好,成功率在98%以上。这种快速且无损的大豆种子基因型鉴定方法可以用于鉴定杂交种子、品种纯度以及遗传分析等研究工作。
程文夏正俊冯献忠杨素欣
关键词:大豆种子DNA提取
大豆AP2/ERF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AP2/ERF类型基因家族在植物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鉴定了大豆AP2/ERF基因家族,分析了该基因家族的进化途径,研究了其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并对其功能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大豆AP2/ERF家族包括355个基因,分属于AP2、RAV和ERF三个亚家族;AP2/ERF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分歧;发现了7个与大豆分化显著相关的AP2/ERF基因,利用拟南芥直系同源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了预测;在大豆种子发育的过程中,该家族基因呈现10类不同的表达模式,在种子发育的各个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魏海超刘媛豆明珠杨素欣冯献忠
关键词:大豆进化分析表达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