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C300117)

作品数:2 被引量:8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莉倪大虎杨剑波张毅易成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分子标记
  • 2篇分子标记辅助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含量
  • 1篇叶枯病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直链淀粉
  • 1篇直链淀粉含量
  • 1篇水稻抗白叶枯...
  • 1篇瘟病
  • 1篇协优57
  • 1篇抗白叶枯病
  • 1篇枯病
  • 1篇基因

机构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庆市农业科...

作者

  • 2篇杨剑波
  • 2篇倪大虎
  • 2篇李莉
  • 1篇陈圣
  • 1篇汪秀峰
  • 1篇王春连
  • 1篇章琦
  • 1篇赵开军
  • 1篇王宗阳
  • 1篇宋丰顺
  • 1篇蔡秀玲
  • 1篇陆徐忠
  • 1篇王文相
  • 1篇李泽福
  • 1篇张士陆
  • 1篇易成新
  • 1篇张毅

传媒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三基因聚合系被引量:70
2008年
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的杂交、自交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和抗白叶枯病的Xa21及Xa23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经多代大田或/和温室接菌鉴定、室内标记选择和田间农艺性状的筛选,获得了4个三基因聚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L17-L20。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个稻瘟病小种、中国流行的7个白叶枯病菌系c1-c7以及安徽省流行的白叶枯病菌系进行大田或,和温室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株系L17-L20对20个稻瘟病小种均表现出抗性,抗性水平与Pi9(t)基因的供体亲本75-1-127相当,抗谱相同;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和抗谱与Xa23基因相似,不论在苗期还是在成株期均抗白叶枯病。与Xa21、Xa23基因的供体亲本M12和CBB23相比,成株期的抗性水平有所增强。利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PCR反应中可同时选择Pig(t)和Xa21基因,提高了PCR选择效率。
倪大虎易成新李莉汪秀峰张毅赵开军王春连章琦王文相杨剑波
关键词:白叶枯病稻瘟病XA21基因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降低协优57的直链淀粉含量被引量:15
2008年
为克服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中籼组合协优57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食味品质较差的缺点,对其父母本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特性进行了改良。先前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其父本057进行改良,育成了直链淀粉含量改良型057,简称057(TT)。本研究以ND42为优质基因的供体,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对协青早B[母本协青早A的保持系,简称协青早B(GG)]进行改良,得到直链淀粉含量改良型协青早B,简称协青早B(TT)。然后用改良前、后的各亲本分别配组,分析各组合的基因型(GG、GT、TT)和食味品质。结果表明,改良单亲的GT型组合协青早B(GG)/057(TT)、协青早B(TT)/057(GG)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由原组合协青早B(GG)/057(GG)的26.1%分别降到19.3%和19.2%,但均一性较差。改良双亲的TT纯合型组合协青早B(TT)/057(TT)的杂交稻米,不仅直链淀粉含量降到中等偏低水平(12.5%)、胶稠度变得更软,而且直链淀粉含量的均一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陈圣倪大虎陆徐忠宋丰顺张士陆王宗阳蔡秀玲李泽福汪秀锋李莉杨剑波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