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ODKF2008-03)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姗姗何莉萍朱旻昊蔡振兵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扭动微动
  • 1篇微动
  • 1篇微动磨损
  • 1篇磨损
  • 1篇摩擦学
  • 1篇摩擦学特性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丙烯酸甲...
  • 1篇PMMA
  • 1篇丙烯
  • 1篇丙烯酸
  • 1篇丙烯酸甲酯

机构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蔡振兵
  • 1篇朱旻昊
  • 1篇何莉萍
  • 1篇高姗姗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扭动微动摩擦学特性被引量:19
2009年
在新型扭动微动试验机上,进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Ф40 mm GCr15钢球在扭动角位移幅值为0.5°~10°和法向载荷为100N的扭动微动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磨损机理。结果表明,PMMA存在有平行四边形和椭圆两种T-θ曲线;低扭转角时,T-θ曲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从平行四边形向椭圆形发展;大扭转角时,T-θ曲线始终为平行四边形。PMMA的扭动微动磨痕沿半径方向,可依次分为粘着区、微裂纹区和剥落区。在低角位移幅值(θ≤2.5°)时,扭动微动损伤较轻微;随角位移幅值的增大,粘着区变小,损伤加重,表面出现纺锤状剥落坑自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尺寸随角度增大而变宽。对磨屑的GPC分析结果表明PMMA在扭动微动条件下分子量变小,PMMA扭动微动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剥落与表面裂纹。
蔡振兵高姗姗何莉萍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磨损扭动微动PMM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