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1ZA149)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明华唐燕覃雪峰张丹孟祥林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肝癌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研究
  • 1篇药物研究进展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脂质体
  • 1篇中青年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生长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机构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安岳县...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明华
  • 1篇李茂
  • 1篇吴可
  • 1篇王长振
  • 1篇姜家永
  • 1篇孟祥林
  • 1篇梅中军
  • 1篇李毅
  • 1篇刘波
  • 1篇汪明群
  • 1篇张丹
  • 1篇覃雪峰
  • 1篇张锋
  • 1篇唐燕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肝癌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肝细胞癌属于多血管实体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肝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涉及多种调节因子的复杂过程,受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的平衡所控制。近年来发现肝癌还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因此,通过阻断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作用、增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活性,或通过抑制和干扰VM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10余种分子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贝伐单抗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等。本文对肝癌血管生成分子机制和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汪明群王长振吴可刘明华
关键词: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
美洲大蠊多肽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多肽对裸鼠人肝细胞Bel-7402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裸鼠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移植瘤模型,观察美洲大蠊多肽对肿瘤生长、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美洲大蠊多肽不同程度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各治疗组给药后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美洲大蠊多肽治疗组微血管分布较稀疏,MVD值由对照组的(64.77±13.49)分别降低到(41.52±5.36),(35.56±5.12)和(30.28±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美洲大蠊多肽治疗组能明显减少VEGF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由对照组的(75.35±13.89)%减少到(59.77±12.07)%,(42.19±11.57)%和(35.88±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美洲大蠊多肽能明显抑制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降低肿瘤MVD,减少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揭示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梁刚张丹张红刘明华
关键词:BEL-7402微血管密度
白芍总苷脂质体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0及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白芍总苷脂质体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因子IL-2,IL-12,TNF-α的蛋白表达,探讨白芍总苷脂质体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在50,100,200 mg·kg-1时白芍总苷脂质体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33.51%,47.03%,57.83%,对H22的抑瘤率分别为25.53%,41.96%,49.22%,且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白芍总苷脂质体能增强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上调荷瘤小鼠细胞因子IL-2,IL-12,TNF-α的蛋白表达。结论:白芍总苷脂质体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唐燕张丹孟祥林覃雪峰李茂刘明华
关键词:荷瘤小鼠S180H22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配合正骨胶囊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配合正骨胶囊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骨伤科二病区收治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均经临床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术,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均口服正骨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术后4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4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术后第1天(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系统配合正骨胶囊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需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李毅付知勤梅中军姜家永张锋刘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