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JY0155)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许树云蒋臻戴怡陈传熹曹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毒
  • 4篇百草枯
  • 3篇预后
  • 3篇百草枯中毒
  • 2篇预后评估
  • 2篇蛰伤
  • 2篇中毒患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后评
  • 2篇后评估
  • 2篇回顾性分析
  • 2篇急性百草枯
  • 2篇蜂蛰伤
  • 1篇电凝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乳酸
  • 1篇评分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都江堰市人民...

作者

  • 5篇许树云
  • 5篇蒋臻
  • 3篇陈传熹
  • 2篇姚蓉
  • 2篇戴怡
  • 2篇曹钰
  • 1篇王明皓
  • 1篇何亚荣
  • 1篇张志
  • 1篇胡海
  • 1篇杨鼎君
  • 1篇金咏梅
  • 1篇杨晓燕
  • 1篇周亚雄
  • 1篇陈金刚
  • 1篇秦溱
  • 1篇高永莉
  • 1篇张芹
  • 1篇凌坤
  • 1篇姚莉

传媒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诊清创术中高频电凝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高频电凝在急诊清创术中的实际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 866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盲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32例患者行常规外科清创,治疗组934例患者应用高频电凝清创,对比清创手术时间和创口感染、创口愈合率。结果常规外科清创手术时间(23.32±5.42)min,术后创口感染率3.2%,应用高频电凝清创手术时间(14.11±5.03)min,术后患者创口感染率0.8%,治疗组清创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创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急诊清创术中使用高频电凝能缩短清创时间、降低创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创口愈合时间。
杨鼎君曹钰杨晓燕吕洋
926例蜂蛰伤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蜂蛰伤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009013年收治的926例蜂蛰伤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蒋臻陈传熹高永莉张志姚莉凌坤王贵伟许从京戴怡许树云
关键词:蜂蛰伤中毒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926例蜂蛰伤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分析蜂蛰伤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009至2013年收治的926例蜂蛰伤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926例病例中男性453例,女性473例;平均年龄(37.4±18.4)岁;黄蜂蛰伤325例,蜜蜂蛰伤111例,不明蜂类蛰伤490例;蛰伤部位以头面颈部最常见(发生率52.16%);各月份均有蜂蛰伤病例,但主要集中在7~11月,占80.89%;一天中发生于12∶00~18∶00时间段的锋蛰伤最多(531例),其次为6∶00~12∶00时间段(212例),18∶00~次日6∶00时间段最少(183例)。每名患者平均有(2±1)项伴随症状,局部疼痛(77.32%)、红肿(74.73%)、瘙痒(29.16%)为前3位症状;实验室检查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9.98%)、白细胞计数升高(19.65%)、尿素升高(18.03%)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0.04%)最常见;12.20%患者需住院治疗,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0.32%。结论蜂蛰伤7~11月易发,蛰伤部位以头面颈部多见,治疗上主要关注过敏反应及肾、肝等靶器官功能损害,以减少病死率。
陈传熹蒋臻高永莉张志姚莉凌坤王贵伟许从京戴怡许树云
关键词:蜂蛰伤中毒流行病学
白细胞计数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中毒24h内APP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浆百草枯(PQ)浓度。计算PQ中毒严重指数(SIPP),根据SIPP将患者分为3组[A组:SIPP<10(h·mg·L^(-1));B组:10(h·mg·L^(-1))≤SIPP≤50(h·mg·L^(-1));C组:SIPP>50(h·mg·L^(-1))],比较各组间WBC计数及60d病死率,并分析WBC计数与SIPP的相关性,比较二者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患者就诊时WBC计数高于存活患者[(20.31±9.84)×10~9/L vs.(11.08±4.98)×10~9/L,P<0.05],SIPP水平越高组WBC计数越高(P<0.05),WBC和SIPP具有相关性(r=0.323,P<0.05),WBC和SIP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948(P<0.05),WBC截断值为14.37×10~9/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30%和80.20%,SIPP截断值为7.61(h·mg·L^(-1))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9%和88.12%。结论:外周血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APP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如乳酸)综合判断。
蒋臻陈金刚曹钰周亚雄胡海姚蓉戴怡陈传熹许树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白细胞血药浓度预后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09-2015-12收治的已在院外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入院后完成百草枯(PQ)血浆浓度测定且48h内完成肺部影像学检查的APP患者资料,以《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作为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以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为终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男43例、女79例,年龄(31.30±13.83)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洗胃、PQ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IPP)、中毒至就诊时间、体温、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和降钙素原(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WBC)计数、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中毒至就诊时间、WBC计数、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这3项指标对是否合并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毒至就诊时间、WBC计数和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可作为早期判断APP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对于在较短中毒时间窗内出现WBC计数升高和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症状体征的APP患者,可考虑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姚鹏蒋臻姚蓉何亚荣曾茂妮赖强张芹雒志军赵杰许树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部感染抗生素
中毒严重度评分在老年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14年
百草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和接触性脱叶剂,又名克无踪或对草快,口服后会导致肝、肾、肺、心等脏器严重损伤,甚至引发脏器功能衰竭,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2]。百草枯被人体吸收后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导致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线粒体损害,最终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因百草枯毒性极强,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
秦溱金咏梅王明皓许树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病情预后
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最优评分系统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WS)、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APACHEⅡ评分以及乳酸指标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优选其最佳组合方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乳酸、EwS、MEWS、SIPP和A—PACHEⅡ评分等评估。并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绘制各种模型组合ROC曲线,通过评估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构建最佳评分体系。[结果]各个评分系统组合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预测能力灵敏度最高的为乳酸(0.900),最低为“APACHEⅡ+乳酸”组合(0.516);预测能力特异度最高的为“APACHEⅡ+乳酸”组合(0.820),最低为MEWS及SIPP单项指标(0.656)。ROC曲线下面积最小的为MEWS评分系统0.612(0.485-0.739),最大的为“SIPP+乳酸”组合0.871(0.781,0.962)。[结论]尽管各个评分系统组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综合各项指标,SIPP+乳酸组合在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优势明显。在条件限制的基础医院或者急诊情况下,乳酸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
梁镰静蒋臻许树云曹钰
关键词:预后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