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9558100800)

作品数:17 被引量:258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军王宝贞聂梅生王淑莹江定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反应器
  • 7篇生物反应
  • 7篇生物反应器
  • 7篇生物膜
  • 7篇生物膜法
  • 7篇膜法
  • 6篇序批式
  • 6篇水处理
  • 6篇污水
  • 5篇序批式生物膜
  • 5篇序批式生物膜...
  • 5篇脱氮
  • 4篇生物脱氮
  • 4篇膜生物
  • 4篇膜生物反应器
  • 4篇SND
  • 4篇除磷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物除磷
  • 3篇脱氮特性

机构

  • 17篇北京工业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工程咨...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17篇李军
  • 8篇王宝贞
  • 6篇聂梅生
  • 3篇江定国
  • 3篇王淑莹
  • 2篇宋玮华
  • 2篇杨晓东
  • 2篇张刚
  • 2篇杨海燕
  • 2篇杨秀山
  • 2篇赵琦
  • 2篇张宁
  • 1篇李艺
  • 1篇王春荣
  • 1篇周婷
  • 1篇边喜龙
  • 1篇彭锋
  • 1篇赵绮
  • 1篇王秋颖
  • 1篇夏定国

传媒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2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量储存-SND作用脱氮特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对序批式生物膜法工艺中所表现出来的脱氮特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过量储存-SND脱氮作用机理,厌氧段脱氮主要靠生物膜对含碳氮有机物的过量储存作用;好氧段脱氮主要靠生物膜的SND作用,反硝化的有机碳源主要为生物膜中在厌氧段过量储存的有机碳源.
李军王淑莹赫俊国
关键词:序批式反应器生物脱氮SND
序批式生物膜法的脱氮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对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的脱氮特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过量储存—SND脱氮作用机理,即厌氧段脱氮主要靠生物膜对含碳、氮有机物的过量储存作用,而好氧段脱氮则靠生物膜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反硝化的有机碳源主要为生物膜在厌氧段过量储存的有机物。镜检发现反应器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其次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
李军王宝贞聂梅生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脱氮SND假单胞菌属
炭载体M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效能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为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取得高质量出水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向生物反应器中一次性投加了1500 mg/L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该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恒温(30℃)、恒定膜通量(7 L/(m^2·h))和间歇抽吸(开10min,停3min)的方式连续运行120 d.结果表明,PAC的加入使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微生物以PAC作为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形成了以生物膜和活性污泥2种形式构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果.由于PAC的加入,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减小了膜过滤阻力,有效延缓了膜污染.
李军江定国宋玮华杨晓东张刚李佟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膜污染
延缓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措施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但膜污染限制了该工艺的广泛应用。介绍了膜污染的定义,系统论述了膜污染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改良膜的性质、改善污泥混合液的特性和优化膜分离操作条件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有效延缓膜污染的技术措施。
李军张刚江定国陈刚彭锋
关键词: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
多孔载体污泥减量工艺与机理
2008年
基于流离和多相生物反应原理开发了耦合生物反应器,考察了该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和污泥减量效果,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考察多孔载体内污泥的厌氧分解情况.研究表明,耦合生物反应器在进水COD负荷为0.80~1.20 kg/(m^3·d)、ρ(NH_4^+-N)=70~90mg/L、ρ(TN)=75~110mg/L、T_(HR)=8 h、25℃时,采用低氧—厌氧—好氧工况较全程好氧工况具有更高的TN去除率和更低的污泥产率;在动态循环封闭反应器的液相中,ρ(TN)、ρ(TP)、ρ(TC)均有所增加,并且有CH_4气体产生,表明被多孔载体截留的污泥在其内部厌氧环境下发生了厌氧分解,从而达到污泥量少甚至不产污泥的效果.
李军周婷张宁
关键词:耦合生物反应器多孔载体污泥减量
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被引量:23
2001年
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进展并分析、阐述了其优缺点 ,提出了新型的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SHM BR)以及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的工艺 ,从水处理工艺学、流体力学、水微生物学方面论述了其所具有的特点 ,说明了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低耗、资源化的污水生物反应器 ,指出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
李军夏定国赵琦聂梅生
关键词:淹没式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膜分离
序批式生物膜法的脱氮特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0
2002年
对序批式生物膜法工艺中所表现出来的脱氮特性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过量储存 SND脱氮作用机理 .厌氧段脱氮主要靠生物膜对含碳氮有机物的过量储存作用 ;好氧段脱氮主要靠生物膜的SND作用 。
李军杨秀山聂梅生王宝贞
关键词:生物膜法脱氮特性序批式生物脱氮SND
生物膜法除磷工艺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试验结果表明 ,软性载体生物膜序批式工艺是行之有效的除磷工艺。该工艺除磷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 % ,水力停留时间为 9h ,其中厌氧 3h、好氧 6h。进水CODCr负荷从 0 2 7kg m3·d~ 1 32kg m3·d均可使除磷率达90 %以上 ,并可承受较高的CODCr负荷的增大。试验中 ,还就除磷的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地探讨。通过 2 ,4 二硝基苯酚的抑制实验 ,证实了生物除磷机理的观点 ,亦即 。
李军赵绮边喜龙王宝贞聂梅生
关键词:生物膜生物除磷废水处理
序批式生物膜法同步除磷脱氮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对淹没序批式生物膜法去除有机物和磷及同步部分脱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其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 % ,水力停留时间为 9h ,其中厌氧 3h、好氧 6h。进水COD负荷从 0 .2 7kg/(m3.d)到 1.32kg/(m3.d)均可使除磷率达 90 %以上、脱氮率达 5 0 %~ 6 0 %。淹没式生物膜法除磷脱氮工艺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 ,其次依顺序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硝化杆菌属。生物膜具有生物量大 (MLVSS达 5 5 31.7mg/L)、脱落污泥含磷量高 (达 5 .6 7% )、沉降性好 (SVI为 10 1.7)的特点 ,污泥产率为 0 .1996kg干泥
李军赵琦王宝贞聂梅生
关键词:序批式淹没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脱氮废水处理
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能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两段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A段反应器进水负荷分别控制在9.17、15.59和22.01m^3/(m^2·d),气水体积比为6:1;B段反应器气水体积比控制在2:1,温度在18~20℃.经过近3个月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在稳态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出水稳定优质psCOD〈30mg/L,pNH3-N〈4.0mg/L,pSS〈10mg/L。无色无味透明),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可作生活杂用水.而在负荷变化及实施反冲洗等非稳态条件下。系统出水的sCOD、氨氮、TN和TP出水质量浓度仍保持较低值.试验表明。要维持两段BAF系统持续稳定运行.预处理、适当的反冲洗强度和良好的启动条件是必要的.
王春荣李军王宝贞张国柱
关键词:稳态运行去除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