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sXDA05050602)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隋立华王玮殷宝辉王琼王效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水稻
  • 1篇小麦
  • 1篇SATIVA
  • 1篇TRITIC...
  • 1篇AESTIV...
  • 1篇EDU

机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1篇郑飞翔
  • 1篇耿春梅
  • 1篇佟磊
  • 1篇冯宗炜
  • 1篇王效科
  • 1篇王琼
  • 1篇殷宝辉
  • 1篇王玮
  • 1篇隋立华

传媒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DU)对环境臭氧胁迫下的水稻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作物定期喷施不同浓度(0、150、300和450mg·L-1)的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thylenediurea,EDU)溶液,研究EDU对环境O3胁迫下水稻"粤晶丝苗2号"(Oryza sativa L.Yuejingsi2)和小麦"北农9549"(Triticum aestivumL.Beinong954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DU的作用效果随观测时期和处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水稻实验前期,300mg·L-1EDU处理的植株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但实验末期,各EDU处理下的水稻地上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和单株粒重均低于对照,其中450mg·L-1EDU处理和对照稻穗生物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小麦实验中,除实验中期150mg·L-1EDU处理外,各观测时期EDU处理下的植株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尤其在实验末期,300mg·L-1EDU处理下的小麦地上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下降程度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知:两个作物品种对环境O3可能具有一定的耐性,因此,EDU的保护作用未能体现;高浓度EDU溶液对作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O3胁迫下EDU对植物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其抗氧化性和毒性的综合体现。
佟磊王效科郑飞翔耿春梅王玮殷宝辉隋立华王琼冯宗炜
关键词:SATIVAAESTIVU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