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BW06213)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兆旺刘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协商
  • 3篇协商民主
  • 3篇民主
  • 2篇公民
  • 2篇公民参与
  • 1篇地图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治理
  • 1篇软法
  • 1篇听证
  • 1篇听证制度
  • 1篇人大
  • 1篇人大制度
  • 1篇人大制度建设

机构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篇陈兆旺
  • 1篇刘振宇

传媒

  • 1篇行政论坛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朝阳法律评论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政府治理与政策过程中的协商民主被引量:9
2015年
推进中国的公共政策过程以及政府治理范畴内的协商民主的四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和协商民主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也就是回答公民参与是否是必要的问题。二是公民参与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从公民个体、政府(部门或者工作人员)、专家三方视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一方面的立场可能都是权变的,这样的立场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各个环节。三是协商民主是否能够被有效实施,并渗透到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当中去。研究表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将会慢慢地由形式主义发展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制度形式。四是如何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切实推动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以在政府治理范畴内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实践。
陈兆旺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府治理公民参与
软法与协商民主被引量:1
2015年
软法和协商民主虽然各自作为法学界和政治学界的热点话题,却尚未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并非二者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关联,而是软法本身尚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唯有从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重新认识软法的形式、明确软法的八种类型,才能够减少软法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发现软法和协商民主的关系:一方面,软法的生成和约束力都需要协商民主,只有满足协商民主的条件,软法才符合法的自创生性;另一方面,协商民主的运作和意识培养也离不开软法,软法规则的存在为协商民主提供了多元视角。
刘振宇
关键词:软法协商民主
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必要性及途径被引量:9
2014年
根据中国历史国情与政治现实,可以也应该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运作的制度平台。全方位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事业,需要以中国人大制度为实践平台,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调共进,而中国人大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代议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协商民主理论有利于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政治团结;通过制度合法性建设从而巩固我国的国家制度。在人大制度中推行协商民主的重要而可行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选举过程、立法过程与人大代表汇通民意的过程。即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协商机制与实践;将立法听证制度作为平台推动立法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协商实践;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意表达与协商机制。
陈兆旺
关键词:协商民主人大制度听证制度公民参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