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429)

作品数:5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潘洁刘安楠朱玲张铁梅韩龙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医院北京理工大学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膳食
  • 2篇体检
  • 1篇胆红素
  • 1篇队列人群
  • 1篇队列研究
  • 1篇性别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总胆红素
  • 1篇血压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肝患病率
  • 1篇膳食能量
  • 1篇膳食平衡
  • 1篇膳食评价
  • 1篇体格
  • 1篇体格检查
  • 1篇体检人群
  • 1篇体重
  • 1篇体重指数

机构

  • 3篇北京医院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卫生部北京老...

作者

  • 3篇朱玲
  • 3篇刘安楠
  • 3篇潘洁
  • 2篇罗森林
  • 2篇张铁梅
  • 2篇陈松景
  • 2篇韩龙飞
  • 1篇宋悦华
  • 1篇张晏
  • 1篇赵艳燕
  • 1篇杨书文
  • 1篇付静
  • 1篇姜薇薇
  • 1篇潘丽敏
  • 1篇马兰军
  • 1篇赵海秀
  • 1篇吕占斌
  • 1篇陈燕颖

传媒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人群体重指数、性别及年龄对血压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非体力劳动者人群体重指数(BMI)、性别和年龄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我院体检人群[共14237例,男9548例(67.06%),女4689例(32.94%);年龄18.0~93.0岁,平均(49.8±10.2)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BMI(22.30±3.08)kg/m^2。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随BMI增加而逐渐升高。年龄〈60.0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24.28%(1662/6844),女:13.77%(493/3581),P=0.000];年龄≥60.0岁组,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以BMI〈18.0kg/m。作为对照组,BMI 18.0~23.9kg/m^2,24.0~27.9kg/m^2和/〉28.0kg/m^2组,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709(95%CI=0.920—3.173),3.154(95%CI:1.703—5.839)和5.125(95%CI:2.805—9.696);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为1.988(95%CI:1.033—3.824),5.703(95%CI:2.962~10.982和14.358(95%CI=7.334—28.106)。结论BMI与高血压患病明显相关。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等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杨书文张晏付静朱玲刘安楠潘洁赵艳燕姜薇薇
关键词:血压体重指数性别流行病学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9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4018名人员中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5.6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是女性的1.63倍。男性脂肪肝的高发年龄是41-60岁,女性是61-70岁。脂肪肝组的腰围、体重指数、舒张压、血脂(TG、LDL-C、HDL-C)、血糖、血红蛋白、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脂肪肝组中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两组间乙肝病毒感染的比例无差异。结论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和维持正常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刘安楠朱玲潘洁宋悦华张铁梅
关键词:脂肪肝患病率
基于膳食平衡指数和营养曲线的个体膳食评价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失衡情况普遍和个体膳食评价方法难被普通人理解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膳食平衡指数(DBI)和营养曲线的可计算、可理解的个体膳食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基于膳食平衡指数(DBI)的膳食结构评分和基于营养曲线的能量评分方法引入能量权值系数构建个体膳食评价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对个体膳食评价准确率为90%,能够为个体膳食提供有效指导;能量和膳食结构评分结果可与慢性疾病高危人群预警模型形成闭环,为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健康促进提供有效的膳食干预方法.
罗森林陈燕颖潘丽敏陈松景韩龙飞赵海秀
一种个体膳食能量评估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我国居民膳食存在的能量摄入不平衡和超重肥胖人群比例过高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个体BMI的膳食能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对不同体重合理程度的个体提出相应的膳食能量评估标准,并利用能量的营养曲线对能量摄入的合理性进行量化评估.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应用于人群中的平均误差率低于1.70%,能够为个体膳食能量提供准确评估;膳食能量评分结果直观易懂、方便实用、易于推广,可为普通人群膳食能量调节及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膳食干预提供指导.
罗森林吕占斌张铁梅陈松景韩龙飞屈世浩
关键词:BMI
2006至2008年北京地区体检队列人群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比2006年和2008年北京地区体检队列人群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006年在本院体检的7631人进行基线调查,2008年对此队列人群进行第2次体检,对2次资料完整的6140人进行分析。结果2年间总胆红素平均增加(0.46±0.07)μmoL/L,差值中位数0.20μmol/L,30—59岁组2年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总胆红素异常的增长率为23.32%。基线总胆红素正常者,2年后9.55%偏高;基线偏高者,2年后41.55%转为正常。初始胆红素正常组与异常组间行胆囊切除术,新发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次血总胆红素检测值均高的患者2年间的体重指数、谷丙转氨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有所下降。结论北京地区体检队列人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未见肝胆、溶血性疾病增加。
刘安楠朱玲马兰军潘洁
关键词:体格检查队列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