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SH0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周感华周感芬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从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看,群体性事件是参与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后,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转化为群体行为的结果。现阶段中国底层民众中弥漫着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动因;而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中的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心理暗示等交互作用,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机制。
- 周感华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心理失衡
- 论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和群体行为被引量:5
- 2011年
-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可分为集体行动和集群行为加以研究,二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观察近年来我国频发多发的群体性事件,一个明显的趋向是,越来越多的集体行动正在演变成为集群行为,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基于利益表达的群体性事件正在转变成为基于不满宣泄的社会泄愤冲突事件。
- 周感华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集体行动集群行为
- 群体性泄愤事件心理驱动规律探析
- 2015年
-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性泄愤事件时有发生。从社会心理学观察,这类事件不仅有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有群体心理机制在发挥作用,其直接的心理驱力是在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场景群体心态。
- 周感华
- 关键词:社会心理基础
- “廉政风险”及其防控机制建设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 2014年
- "廉政风险"是"风险社会"的表征之一。面对"廉政风险"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它的防控首先需要澄清其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其制度建设有正确的方向。具体说来,"廉政风险"防控的基础价值取向是廉洁执政,核心价值取向是为民执政,目标价值取向是长期执政。
- 周感芬
- 关键词:防控机制
- 中西方学术界群体性事件心理研究评析被引量:7
- 2011年
- 西方研究集群事件心理的理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理论流派,即集群事件社会心理理论和集群事件群体心理理论。这两类理论尽管联系紧密,但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明显不同。前者主要是从"社会"角度研究集群事件中的心理问题,而后者主要是从"群体"角度对集群事件中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时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该理论与国内研究结合起来作些梳理和评析。
- 周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