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01)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开太刘海龙覃子海朱积余林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红锥
  • 3篇ISSR
  • 2篇大叶栎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群体
  • 2篇壳斗科
  • 2篇分子鉴定
  • 2篇ISSR分析
  • 1篇遗传多样性评...
  • 1篇种源
  • 1篇总DNA
  • 1篇扩增
  • 1篇扩增体系
  • 1篇WORDS
  • 1篇CTAB
  • 1篇DNA提取
  • 1篇GENETI...
  • 1篇HYSTRI...
  • 1篇ISSR-P...
  • 1篇ISSR标记

机构

  • 5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篇刘海龙
  • 5篇覃子海
  • 5篇杨开太
  • 2篇朱积余
  • 2篇陈晓明
  • 2篇黄金使
  • 2篇林建新
  • 1篇蓝肖
  • 1篇苏烜
  • 1篇蔡玲
  • 1篇吴幼媚
  • 1篇蒋燚
  • 1篇王以红
  • 1篇梁萍
  • 1篇覃玉凤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Agricu...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西种源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揭示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人工选育的广西3个种源的红锥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9条引物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6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PPF)为54.87%,单个居群的多态带百分率PPF为46.90%~47.79%。在物种水平上,期望杂合度(Hpop)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66和0.219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275,表明经人工选育后的红锥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的个体占87.25%,12.7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间。各群体之间的遗传一致度I为0.9593~0.9765,红锥群体水平的基因流Nm为3.423。[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红锥栽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结构。
吴幼媚刘海龙王以红蔡玲朱积余杨开太
关键词:红锥ISSR标记
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分子鉴定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进行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的分子鉴定研究。[方法]利用ISSR-PCR方法构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白椎(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3个树种的DNA指纹图谱,根据各个体的Nei氏遗传距离矩阵,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86条不同DNA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10.75条,多态性条带数目为53条,占总条带数的61.2%。其中,有5个引物可扩增出差异条带和特异条带,能准确地鉴定上述3个树种。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界于0.166 67~0.809 52之间,平均为0.563 57。[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解决红锥、白锥、大叶栎的鉴定问题。
刘海龙陈晓明覃子海杨开太林建新黄金使
关键词:壳斗科红锥大叶栎ISSR
红锥ISSR-PCR扩增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2011年
对广西红锥种群的DNA进行提取和ISSRPCR扩增体系进行优化。分析了退火温度、模板DNA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红锥ISSRPCR分析较适宜的扩增体系是:25μL PCR反应体积中,buffer(10 mM TrisHCl,pH 9.0,50 mM KCl,0.1%Triton X100),1.25 U Taq DNA聚合酶,4种dNTPs各0.2 mM,0.4μM引物,2.0mM MgCl2,50 ng模板DNA。
刘海龙董民利杨开太蒋华覃子海
关键词:红锥ISSR
红锥总DNA提取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CTAB方法提取红锥叶片的DNA。结果表明,红锥DNA的A260/A280值在1.8以上,得到DNA完全能满足ISSR分析。
覃子海杨开太蓝肖刘海龙梁萍
关键词:DNA提取红锥CTAB
红锥天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红锥天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遗传分化状况。[方法]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的5个红锥天然群体和广西的3个种源的红锥栽培群体为供试材料,用筛选出的9对ISSR引物,对8个群体共计151个个体进行ISSR分析。[结果]每对ISSR引物扩增出7~20条条带,共得到122条多态带。红锥天然群体在种群水平的多态带百分率P为59.8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pop为0.182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56,高于红锥栽培群体(P=54.87%,HPOP=0.1366,I=0.2198)。群体特异带及群体间共有带的差异与分布揭示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及相似性,红锥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99。在红锥的3个栽培群体中发现了类似的群体遗传结构(GST=0.127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天然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有随地理距离跨度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结论]红锥遗传多样性偏低可能与人为干预和环境破坏导致的种群缩小及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关;红锥种群遗传结构的形成则与其自身繁育机制密切相关。
朱积余蒋燚蒋燚覃玉凤覃子海蒋华覃玉凤雷军芳苏烜
关键词:WORDSCASTANOPSISHYSTRIXGENETICGENETIC
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分子鉴定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英文)
2011年
[目的]进行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分子鉴定。[方法]利用ISSR-PCR方法构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白椎(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3个树种的DNA指纹图谱,根据各个体的Nei氏遗传距离矩阵,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86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10.75条,多态性条带数目为53条,占总条带数的61.2%。其中,有5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和特异条带,并分别能准确地鉴定上述3个树种。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遗传距离界于0.16667~0.80952之间,平均为0.56357。[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解决红锥、白锥、大叶栎的鉴定问题。
刘海龙陈晓明覃子海杨开太林建新黄金使
关键词:壳斗科红锥大叶栎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