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2005]220)
-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谭永星庾俊雄李雪梅王迪芬文素芳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BDN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前后不同时间脑室内注射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12,6 h、缺血即刻(0)及再灌注6,12 h经侧脑室注射0.5μg BDNF.观察指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每组随机取一术侧大脑皮层行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备,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BDNF侧脑室给药各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给药各组中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以BDNF缺血前12,6 h给药组脑组织SOD活性较高、MDA含量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较低(P<0.05或P<0.01).透射电镜观察,I/R组缺血侧脑皮层神经细胞染色质浓缩、集聚或边集化,部分崩解,胞质肿胀、扩张,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消失.部分凋亡细胞裂解成小碎片,由膜结构包裹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而形成凋亡小体;而BDNF给药各组缺血侧脑皮层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改变,胞质相对比较均匀,染色质轻度聚集,核仁存在,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或仅轻微改变.结论:不同时间脑室内注射BDNF对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BDNF能够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并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其中以缺血前应用的脑保护效果较为明显.
- 谭永星李雪梅文素芳庾俊雄王迪芬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