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5A-04-03)

作品数:2 被引量:69H指数:2
相关作者:曾伟陈更生杨天泉杨雨王兴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三叠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1篇地质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学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形成
  • 1篇早三叠世
  • 1篇三叠纪
  • 1篇三叠世
  • 1篇石油地质
  • 1篇气藏
  • 1篇气藏形成
  • 1篇飞仙关组
  • 1篇白云石
  • 1篇白云石化
  • 1篇成藏
  • 1篇成藏研究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王兴志
  • 1篇李西宁
  • 1篇杨雨
  • 1篇杨天泉
  • 1篇曾云贤
  • 1篇陈更生
  • 1篇曾伟
  • 1篇刘微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文章运用飞仙关组上覆地层的厚度变化来表征飞仙关组顶面的古构造面貌,通过逆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的差异研究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相关圈闭形成的先后顺序,结合川东北地区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对川东北飞仙关组构造演化影响最大的是早印支运动、中燕山运动、早喜山运动。早侏罗世末(沙溪庙组沉积前)飞仙关组古构造形态与储层沥青分布表明,飞仙关组古油藏大致的分布范围与铁山坡—渡口河—罗家寨这一近NW向的古构造高带基本一致。通过飞仙关组构造演化与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的热史、生烃史的配套关系研究,认为最接近生气高峰的晚侏罗世末的古圈闭是最可能的古气藏。
曾云贤刘微李西宁
关键词:四川盆地早三叠世油气藏形成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石化成因探讨被引量:56
2005年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是白云岩。白云石化成因类型对勘探有利区块和勘探目标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区内飞仙关组岩石中的白云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半自形—他形细—中晶白云石;第二种为泥晶白云石;第三种为自形中晶-粗晶白云石。它们在有序度,C、O同位素,微量元素,包裹体,阴极发光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研究认为,这三种类型的白云石成因分别为混合水白云石化、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其中混合水白云石化是该区优质鲕滩储层得以发育的主要成岩因素之一,有利的混合水白云石化带主要发生在台地边缘鲕坝(滩)中,这也是鲕滩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主要发生在台地边缘鲕粒坝(滩)后方的局限海环境中,其分布范围大致与石膏分布范围一致,储集物性略差。
陈更生曾伟杨雨杨天泉王兴志
关键词:三叠纪四川盆地储集层白云石化岩石学石油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