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03152)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林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人民币汇率动态的价值基底:理论与测算被引量:1
- 2015年
- 从购买力平价条件与市场均衡汇率入手,本文分析了经济赶超中货币追赶的汇率动态路径及其币值变化空间。引入微观预期和货币化因素,并通过基于优化微观基础的宏观变量替代,本文尝试分析求解人民币汇率动态的价值基底的近似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基于市场调节,在总供求视角下对价值基底的关键决定要素聚焦于均衡国内外劳动生产率差异和均衡实际汇率,并作为表达市场均衡汇率极小值的协整条件构成要素,近似替代逼近价值基底。实证分析表明,近期人民币汇率已接近长期均衡。2008~2014年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与价值基底基本重合。进入2015年,相对于价值基底的升值趋势,人民币将在名义汇率贬值后累积后续的升值空间,进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可能呈现未来继续升值—调整—再升值的"稳中有升"。
- 林楠
-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均衡实际汇率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基于文献的评述被引量:1
- 2017年
-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参照马克思"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的分篇顺序,从本质上看,汇率是"更为复杂的经济关系"。相对于西方汇率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在三方面能够较好地实现"一体同观":(1)开放经济随时间推移的实际收入决定和消费配置,(2)纳入时间维度并兼顾商业周期与经济增长,(3)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相协调下汇率与国际收支综合考量。国内对人民币汇率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如何在人民币国际化新背景下结合"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分析新框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 林楠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汇率劳动生产率
- 汇率动态与总供求视角下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被引量:1
- 2013年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总供求分析框架,分析微观行为优化的宏观货币汇率条件,引入国内外相对货币结构差异因素,对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拓展分析,进而对中国经济转型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实际汇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和动态回归。在本文分析框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并不严重,结合协整和动态回归分析,进入2011年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为此应审慎升值。
- 林楠
- 关键词:汇率动态均衡实际汇率
-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美元估值效应与人民币汇率政策被引量:1
- 2013年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 林楠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估值效应人民币国际化
-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与人民币汇率动态: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14年
-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弊端,如何摆脱美元的束缚,构建债权国和债务国有效、对称责任框架之下的稳定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全球经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尽管美元本位因全球金融危机受到质疑,但是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格局在未来可能不会出现根本性变革。中国的国际货币战略核心不在于谋求彻底改变国际货币体系,而是如何基于自身需要提出利益诉求,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保证国内金融体系和资产定价体系在长期内免受重大冲击。后危机时代,应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国际增长引擎创造更为有效的汇率体制,进而使中国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改革。
- 林楠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动态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收支分析: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作为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系统的货币纪录,之所以重要,因为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在西方学界,国际收支是有关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也称作"国际金融")较成熟的内容,也是IMF等国际机构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国际收支虽然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有所分析。与西方对国际贸易与收支分析忽略商品的具体生产过程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强调生产和生产的国际关系。与西方对国际收支"交易汇总表"分析的工具论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强调国际收支的性质和变化原因的过程论。与西方(特别是IMF)国际收支调节货币论和结构论的总需求分析相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收支分析更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分析。国内对国际收支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尚不多见。如何在"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新背景,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收支分析框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 林楠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放型经济